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軟弱渙散黨組織如何“跟上趟”
(前沿觀察·從嚴治黨 向下延伸)
“開著私家車,住著小別墅,干起新產業(yè),,過上好生活,,個個樂呵呵,。”細數村莊發(fā)生的新變化,從上訪不斷到干群齊心,從環(huán)境臟亂差到藍天白云,、青山綠地,四川廣元市平溪鄉(xiāng)毛壩村村民喜上眉梢。
2014年,,中央組織部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各地把整頓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來抓,堅持以上帶下,、上下聯(lián)動,,注重整合資源,抓兩頭帶中間,,充分發(fā)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據統(tǒng)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7.7萬個軟弱渙散村(社區(qū))黨組織中,,已有97.1%的村和96.5%的社區(qū)得到不同程度的轉化提升,。
明確標準 摸清底數
找準軟弱渙散癥結
“村‘兩委’班子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一開會弄不好就吵起來”“村內的重大事項幾乎從未公開過,,收支賬目情況也不公開”……
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首要任務就是找準問題,、找到“病灶”,。中央組織部列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8種基本情形,各地在此基礎上細化,、具體化,,對基層黨組織進行全覆蓋摸底排隊,一個支部一個支部地分析,,一類問題一類問題地研究,。安徽通過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摸底數,、查實情,;甘肅以農村和社區(qū)為重點,采取基層自評,、群眾測評,、組織考評……
各地以縣鄉(xiāng)兩級為主,每年按照5%—10%的比例倒排一批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進行集中整頓,,做到不捂不蓋,、應納盡納。浙江對基層黨組織評星定級,,把3星級以下的列為整頓對象,;寧夏對所有村(社區(qū))進行“拉網式”排查,不放過一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對摸排出來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各地進行系統(tǒng)甄別,、研判分析,,搞清情況、定實措施,。山東組織黨員和群眾代表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涉及領導班子軟弱,、黨組織活動不經常等7個方面問題逐一“過篩子”;陜西組織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工)委從村(社區(qū))“兩委”班子配備,、區(qū)域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集體經濟、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分門別類找準黨組織“軟,、亂、窮,、散”等致病原因,。
聚焦問題 完善制度
集中解決突出矛盾
“以前有事找村里,推來推去辦不了,。自打鄉(xiāng)里給我們配好‘兩委’班子,,村里的面貌就變了。進村的柏油路又給重新鋪了一遍,,下雨天再也不用擔心一腳泥了,!”在山西懷仁縣海北頭鄉(xiāng)豐火臺村,村民朱付先對新選出的村“兩委”班子贊不絕口,。
“一村一策”,,問題找出來后,對策立馬上路:黨政部門進“軟”村,、經濟部門進“窮”村,、政法部門進“亂”村、涉農科技部門進“產業(yè)”村,。
選優(yōu)配強帶頭人,。上級派、本村選,、外面引,,各地把選配黨組織書記作為整頓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把黨性強,、能力強,、改革意識強、服務意識強的優(yōu)秀黨員選拔為黨組織書記,。山西,、內蒙古、福建等地實施“村官回歸工程”;河南,、廣西,、海南等省區(qū)通過“撤、換,、派,、育”,將軟弱渙散黨組織的書記全部配齊配強,;山東,、遼寧、江西,、新疆等地加強對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市、縣委書記帶頭上“第一課”,。截至目前,,全國4091個黨組織書記長期缺職的村,已配齊97.5%,;5975個黨組織書記需調整的村,已調整99.7%,。
實招硬招化解矛盾,。各地把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與專項整治不作為亂作為、“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等工作結合起來,,妥善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遼寧、西藏,、寧夏等地集中清理農村“三資”,、公開村務財務;山西,、甘肅,、青海等地著力解決基層牌子多、考核評比多,、創(chuàng)建達標多的問題,;浙江、湖南,、廣東在今年村“兩委”換屆工作中,,對“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等干擾破壞換屆選舉的行為露頭就打,共查處違紀違規(guī)案件1012件,,處理1633人,。據統(tǒng)計,各地開展的各類專項整治,覆蓋5.8萬多個軟弱渙散村(社區(qū))黨組織,,解決各類矛盾問題29.8萬多個,,查處村(社區(qū))干部違法違紀行為4595例。
建章立制抓規(guī)范,。目前全國31個省區(qū)市普遍建立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健全完善村級民主公開制度;北京,、天津等地對財務和民主管理混亂的村實行“村章鎮(zhèn)管,、村賬鎮(zhèn)管”;黑龍江,、廣西等地建立鄉(xiāng)鎮(zhèn)干部包片駐村,、農事村辦、為民服務代理制度,,保證村里24小時有人值班,。各地幫助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得到落實,,“四議兩公開”“小微權力清單”等制度深得人心,基層組織建設制度化,、規(guī)范化水平有力提升,。
重心下移 力量下沉
強化基層基礎保障
抓基層強基礎不是“空心湯圓”,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保障,。各地按照農村“一定三有”,、社區(qū)“三有一化”的要求,在政策,、人才,、資金、項目等方面向基層傾斜,,為保障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充實基層工作力量。各地大力開展干部下基層活動,,推動優(yōu)秀干部到艱苦吃勁崗位摔打歷練,、砥礪成長。在農村,,中央單位和地方單位近年來共精準選派19.5萬名優(yōu)秀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撬動各級力量和資源直接到村。在社區(qū),,各地大力推行在職黨員到社區(qū)報到志愿服務工作,,通過點亮“微心愿”等志愿幫扶活動,,使社區(qū)成為鄰里攜手、守望相助的溫馨家園,。目前,,全國已有68%的社區(qū)開展在職黨員到社區(qū)報到志愿服務工作,加速在職黨員從“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
加大投入保障力度,。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全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以來,,各地拿出真金白銀,,大幅提升基層組織保障水平。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有28個省區(qū)市出臺了加強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文件,,88%的縣村級組織運轉經費達到9萬元以上。上海每村每年村級組織運轉經費達到50萬元,,北京,、天津、江蘇,、浙江等地超過20萬元,。在提高辦公經費保障標準的同時,31個省區(qū)市普遍設立服務群眾專項經費,。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各地鼓勵和支持村級組織利用自身優(yōu)勢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農村基層黨組織說話辦事更有底氣和分量,,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心骨、領路人,。江蘇部署開展“民企聯(lián)村,、合作共建”“黨建強社、合作富民”主題建設活動,,全面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浙江省財政連續(xù)5年每年拿出8000萬元扶持資金,基本消除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下的村,;吉林每年遴選確定100個村進行重點扶持,、重點建設、重點推動,,每個村投入不少于100萬元,。
合力整頓 嚴督實導
好作風確保見實效
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關鍵在于落實責任,。各地相繼建立整頓工作責任制,,把需要整改的問題,、措施、時限和責任人向黨員群眾公開,,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層層傳導責任和壓力。
以上率下,,合力整頓,。各地普遍通過領導掛點、部門幫扶,、干部駐村等辦法,,整合方方面面的資源和力量。云南每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由3至5個縣直部門對口幫扶,,每個部門選派2名以上干部包點聯(lián)系,,不轉化不撤離;西藏省級干部每人選擇基礎薄弱,、情況復雜的1縣1鄉(xiāng)1村,,聯(lián)系幫扶整頓。
嚴督實導,,跟蹤問效,。為防止“沙灘流水不到頭”的問題,各地通過隨機調研,、明察暗訪,、約談問責等辦法,以釘釘子的精神大力推動整頓工作落到實處,。河北采取約談,、建檔、反饋,、問責,、通報、函詢的辦法抓整頓工作,,省委組織部直接約談9位縣委書記,、組織部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對444個定為“較差”的黨支部逐個分析研究,,進行重點監(jiān)控,、幫扶整改。
作風實,、形象正,、事業(yè)興。各地在整頓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工作中,,大興從嚴從實的優(yōu)良作風,,切實把講認真的工作要求貫穿全過程,、各方面,確保整頓工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重慶逐一審核各區(qū)縣上報的“一村一策”整頓方案,對整頓工作開展不力,、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轉化成效不明顯的區(qū)縣進行通報,;四川建立整頓臺賬,實行掛單整改,、全程公示,,接受廣大干部群眾監(jiān)督和評議。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黨組織 軟弱渙散 基層 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