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半數(shù)小學生不會剝蝦 家長的包辦教育當止
昨天是開學第一天,。11:35,,一聲鈴響,,寧波市新城第一實驗學校一年級400多個孩子一溜煙地走進食堂,,開始了學校食堂的第一餐。當天的菜還不錯,,四菜一湯一水果,,其中菜有紅燒肉、包菜,、蝦、花菜,,蝦總共有三只,。只是面對蝦,不少同學都傻眼了……看著大蝦,,半數(shù)孩子都無從下手,。據(jù)悉,會剝蝦的小朋友并不太多,。不會剝蝦的孩子占了一半,。(見9月2日的《現(xiàn)代快報》)
半數(shù)小學生不會剝蝦,這是指城里的孩子,,對于農(nóng)村孩子來說,,可能不會如此。究其根源,,關(guān)鍵是時下家長們奉行“包辦”教育,,連吃菜剝蝦也不教給孩子,而是由家長剝好后給孩子吃,,甚至直接由家長喂給孩子吃,,家長如此“包辦”,“包辦”掉了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得了“富貴病”,,只能永遠是“孩子”,長不“大”,。所以,,半數(shù)小學生不會剝蝦,值得過分溺愛孩子的家長們好好反思,。
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一些父母患了“溺愛癥”,對獨生女簡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凡家務(wù)事,不管大小,,都不讓孩子沾手,,導(dǎo)致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把孩子養(yǎng)成了依賴,、懶惰和任性的毛病,,甚至有的成為“紈绔子弟”。他們連最基本的掃地,、洗碗,、炒簡單菜都不會,也不懂得體恤父母,、尊重父母的勞動,,喜歡穿戴講名牌、吃喝講檔次,、出行攀名車等,,導(dǎo)致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活觀發(fā)生了異變,,直接危害他們健康成長,。比如,這次有的小學生吃飯花了50分鐘,,這不是好的,,去年有的學生吃飯花了90分鐘。正由于家長這么溺愛孩子,,什么事情由家長“包辦”,,使孩子喪失最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小學如此,,中學如此,,大學也如此。比如,,有的大學生因不能天天洗澡而選擇退學,;有的大學男生把臟衣服寄回家洗,3年花上千快遞費,;等等,,怎么不讓人糾結(jié)?須知,,孩子總是要長大,、獨立走上社會的,總是要獨立生活的,,如果家長時時處處為孩子“包辦”,,怎么能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自理能力呢?孩子不具備獨立生活自理能力,,就會成為“溫室的花朵”,,這實則是害孩子,。
半數(shù)小學生不會剝蝦,告訴家長一個簡單道理:愛孩子是件好事,,但也要講究方法,,不能為孩子“包辦”一切;否則,,只會事與愿違,。從這個角度上講,家長愛孩子不能當孩子的“絆腳石”,,而應(yīng)該當孩子的“推進器”,,讓孩子學會基本獨立生活自理能力,適應(yīng)這個社會,。比如,當孩子會單獨吃飯時,,就應(yīng)該教會孩子怎么吃菜,;當孩子摔倒時,不要責怪路上的石頭,,找客觀原因,,而應(yīng)該告訴孩子: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來,,繼續(xù)趕路,;并要從中吸取教訓(xùn),以免二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等等,。只有這樣從長遠發(fā)展入手,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自理能力,,就會造福孩子一生,,達到愛孩子的目的。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孩子 家長 剝蝦 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