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熱議解讀 熱議解讀
期待廈門會晤開啟金磚合作新局面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于9月3日至5日在福建廈門舉行,。全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研究中心福建師范大學分中心金磚課題組組長黃茂興教授近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10年,,金磚國家在投資貿易,、經濟金融、人文科技等各領域全面展開合作,,分量越來越重,、成色越來越足、影響越來越大,,期待此次廈門會晤為金磚國家合作第二個金色10年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等金磚國家是發(fā)展中國家的“領頭羊”,,其國土面積占全球30%,,人口總量超過30億,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
黃茂興介紹說,,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形成,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v觀過去10年金磚國家的合作發(fā)展歷程,已呈現(xiàn)出四個方面的趨勢:一是合作機制逐步走向制度化,。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已在所有成員國舉辦過,,金磚各國在已經制度化的峰會活動和共識基礎上不斷完善和落實各項溝通機制,推進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更加規(guī)范化和正式化,。二是合作內容朝著務實化方向邁進,。從2013年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開始,提出了一攬子行動計劃,,同意成立新的開發(fā)銀行,,籌備建立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并成立工商理事會和智庫委員會,。三是交流領域與協(xié)商議題的范圍不斷擴大,。目前,通過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建立起的金磚國家和外圍發(fā)展中國家的合作已涵蓋政治,、經濟,、金融、貿易、社會,、人文多個領域,。四是交流與合作的載體越來越豐富。金磚國家合作領域配套活動不斷擴大,,從領導人-部長兩個層級的協(xié)商,,發(fā)展到領導人-部長-專業(yè)團體-民間活動4個層級的交流與合作。
從一個經濟學概念到首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再到目前為止舉辦了8次領導人正式會晤,,10年間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已初步成型。但與其他成熟的國際機制相比,,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仍處于起步階段,,在穩(wěn)定性、規(guī)范性和約束性方面還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為有效應對國際形勢變化,,進一步形成內部合力和推進務實合作,,增強執(zhí)行力,,擴大影響力,黃茂興就深化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改革提出3點建議:
一,、 漸進式推動建立金磚國家合作的長效機制,。增設秘書處為常設機構,同時建立規(guī)范化,、書面化的金磚合作章程,,以此來規(guī)范金磚國家各成員國的合作行為。適時成立金磚國家聯(lián)合研究院,,從金磚國家整體層面對合作機制的改革及有爭議的共同話題進行專項研究,,為每屆峰會的話題設置提供參考建議,提出金磚合作機制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相應解決預案,,為金磚國家在全球其他協(xié)商平臺上的聯(lián)動合作提供決策依據,。
二、 增強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有效性和執(zhí)行力,。用“協(xié)議書”的形式發(fā)布金磚系列會議成果,,出臺具有約束力的法律協(xié)定代替論壇宣言。同時構建符合金磚國家自身特點的決策和執(zhí)行機制,,量身定制金磚國家框架下的多層次爭端解決機制,,對常規(guī)利益糾紛,當事方盡量自行磋商解決,,一定時間內未能妥善解決的,,可申請啟動仲裁或審判程序,由金磚國家聯(lián)合組建的仲裁團隊作出相應裁決。
三,、 全方位提升金磚國家關系的全球影響力,。一方面,在全球治理上,,各成員國要相互支持提高彼此在國際機構中的話語權,,增加政策的同步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合作機制的現(xiàn)有體系和經濟互補性,,擴大各成員國的經濟往來,逐步擴大彼此間的共同利益,。
黃茂興指出,,中方提出的“金磚+”模式,有利于擴大朋友圈,,使得金磚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fā)揮更大作用,。他說,短期來看,,在逐步完善合作機制的基礎上,,構建一種以現(xiàn)有金磚五國為核心的“BRICS+N”開放合作模式,擴大金磚國家的輻射圈,。中期來看,,應就觀察員國邀請和正式成員國資格等非正式和正式擴容的方案進行協(xié)商,明確相應的資格和程序,。長期來看,,金磚國家要加強與第二層次的新興市場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在成員構成方面,,通過設置擴大或輪替的常規(guī)化機制,,增強金磚成員國的代表性。黃茂興樂觀估計,,未來金磚國家可望在現(xiàn)有成員框架下迅速擴容,,將吸收越來越多的發(fā)展中國家加盟,成為南南合作的重要平臺,。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廈門會晤 合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