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家長花錢戰(zhàn)“焦慮” 早教“搶跑”何時休?
新華社上海8月27日電題:家長花錢戰(zhàn)“焦慮” 早教“搶跑”何時休,?
新華社記者吳振東、周琳
夏天就快過去,,5歲半的上海小朋友陳衡(化名)還沒上完補習班的課,?!盎旧弦恍瞧诙紱]有休息時間。”他對記者說,。他母親則在旁邊搭腔:“周六下午不是給你空出來了嗎?”
家長對早教機構趨之若鶩,,呈現越來越早的趨勢,。專家表示,家長“拔高”,,機構“助瀾”,,使得假期教育愈演愈烈。相互交織之下,學什么,、學得怎樣似乎變得并不重要,,只要孩子一直在“學”的路上,家長就可以花錢買個“心安”,。
4-6歲孩子超七成參加培訓班
陳衡即將升到幼兒園大班,,今年以來,他在外面學習了圍棋,、樂高,、音樂、邏輯思維,、數學,、英語等6門課程?!按笕俗谂嘤柊嗤夂葌€咖啡,、聊個天,時間就過去了,,可我要在里面上四五個小時的課,。”陳衡對媽媽有些抱怨,。
媽媽也覺得苦不堪言:自己不是很懂圍棋等課程,,老師傳授得又非常快,,每次上課不僅是考學生,,更是考家長?!案杏X老師是在說給家長聽,,讓家長記下來,回去再消化給孩子,。我每次都用手機錄下1個小時課程,,回家再反復看?!?/p>
上海市質量協(xié)會用戶評價中心發(fā)布的《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顯示,,上海家長普遍重視早期教育,57.1%的受訪者表示為孩子報了早教課程,。其中,,0至3歲孩子中39.9%已開始上課,4至6歲中73.5%已參加培訓班,。59.3%至少報了2門課程,,孩子每周上課時間平均超過2小時,。0至3歲參加早教的孩子中,41.6%上的是拼音,、英語,、奧數等學科類課程,這意味著不少學齡前兒童已早早承擔起“學業(yè)壓力”,。
上海一位公辦小學老師說:“一年級班家訪,,30多個孩子,真正零基礎的只有四五個,,個別孩子識字量達到兩三千,,有的還能背九九乘法表,一問都是在幼小銜接班里學的,?!?/p>
焦慮的家長和推波助瀾的機構
不少家長向記者吐槽早教費用昂貴,“兩周就花了五千”“一年要花七八萬”,,但又認為不得不學,,因為“大環(huán)境就是這樣,,大家都在搶跑”,。
三個月前,李女士還堅持自己的孩子應該零基礎入學,,自從建了班級微信群,,她再也無法淡定?!叭豪镞@個家長說今天兒子上了什么課,,那個說今天女兒做了幾道題,我們家孩子還大字不識幾個,,越看越著急,。”無奈之下,,李女士也報了幼小銜接課程,,“希望可以提前儲備一些知識,讓孩子日后學習更有信心,?!?/p>
對于幼升小,準備期也不斷提前,。黃女士為女兒“搶”到了一家滬上熱門培訓機構的課程,,她聽說不少孩子在這里學習后順利考進了知名民辦小學?!捌鋵嵑芏鄷r候是為了給家長自己買個心安,,排解的也是家長的焦慮,。”
但有送孩子在此上了一年課的家長說:“機構一直用幾十個名校牛娃的噱頭吸引家長,,他們的邏輯思維訓練很多是小學一二年級奧數水平,,民辦小學招生時并不會考那么難;所謂的‘小學應試’課程,,不過是參考民辦小學招生面談內容進行應試,、填鴨式的培訓?!?/p>
“我們這里有場名師講座,,探討幼升小疑難問題,特別值得一聽,?!薄皠e的孩子都在學,假期是拉開差距的好時機,?!薄簧偌议L表示,從打電話到開講座,、從“雞湯文”到“雞血文”,,暑假里沒少遇到早教機構的“洗腦”式推銷。
調查顯示,,“精英”“領袖”“天才”“贏在起點”是早教機構宣傳時的高頻詞匯,,體現出強烈的功利色彩。一位家長對記者說,,完全不贊成所謂“快樂教育”,。“孩子跟不上,,自己不快樂,;老師天天盯,老師不快樂,;家長心里急,,家長不快樂。所謂快樂教育,,最終沒有一方可以快樂,。”
上海市特級校長張人利表示,,家長“拔高”需求旺盛一方面源自攀比心,,不去思考自己的孩子適不適合,就形成恐慌,,千方百計搶先出發(fā),;另一方面也出于對教學改革的誤讀,,認為學校不集中教拼音了、教學進度快等,,培訓機構抓住家長心理,,放大焦慮,使學前拼音學習班紅火起來,。
閘北實驗小學副校長,、語文教師錢玉華表示,有些家長在學前階段讓孩子超前學習拼音知識,,看似在短時間內“會讀,、會拼、會寫,、會默”了,,但背后付出的代價是反復、機械地操練,,孩子很可能對進入小學后的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孩子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就不再認真聽課,久而久之,,上課的專心度會弱于其他同學,,對新知識的期待感和掌握新知識的成就感也會降低。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歸根結底還是當前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最重要依據,,單一的評價標準以及不同階段的升學競爭,,讓家長在無形壓力中不得不掏錢費心找各種補課班,,增加孩子進好學校的機會。
早教應回歸家庭 家長更需“慢慢來”
上海正在整頓教育培訓市場,,502家“無證無照”教培機構逐步關停,。但記者發(fā)現,違規(guī)早教機構關停容易,,家長的“拔高”需求卻難以關住,。有的家長在培訓機構建議下,轉戰(zhàn)在線教學,;有的家長干脆網上找名師,,送孩子上門進行一對一學習。
專家認為,,規(guī)范教育培訓市場的同時,,還需轉變家長教育理念,讓孩子在尊重成長規(guī)律,、擁有自主空間的環(huán)境下成長,。
上海市學前教育專家郭宗莉認為,,孩子經過幼兒園學習,已具備相應的生理,、心理發(fā)展水平,,上小學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不是一場“翻山越嶺”,?!耙环矫妫议L對兒童期望過高,,集中表現在擇校焦慮,;另一方面,又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影響了孩子獨立性,、責任意識的形成,人為增加了幼小銜接的坡度,?!?/p>
郭宗莉反對超前學習。她認為,,“教”不是讓孩子“搶學”,,如果一定要在入學前教孩子什么,應該是自理能力,、學習及行為習慣,、社會適應能力等。
專家表示,,將早教“外包”給機構,,自己在教室外刷手機聊天,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最有效的早教,,應是以父母為主體,以家庭教育為主要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為終身教育奠定基礎。
張人利認為,,教育培訓機構,、幼兒園和小學不可推波助瀾,借“以學定教”的名義層層拔高教學要求,,對于無辦學資質,、教學內容嚴重超綱的培訓機構,相關部門應嚴厲整頓,。更緊要的是,,要在全社會破除“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謊言,,理解教育是長線工程,人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場靠搶跑就能“步步領先”的比賽,。(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家長花錢 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