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途中,,紅三軍團一個連隊的9名炊事員,,在極度艱難的情況下背負著沉重的炊具前進,由于體力不支,,爬雪山時犧牲了2名,,過草地時犧牲了7名,。到達陜北后,只剩下司務(wù)長謝方祠一個人背著連隊的大銅鍋,?!督夥跑妶蟆钒l(fā)表文章《一口銅鍋見證犧牲奉獻》指出,一口銅鍋,,折射出紅軍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鋼鐵意志,見證著我軍艱苦奮斗,、犧牲奉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一口銅鍋見證犧牲奉獻
——弘揚我軍優(yōu)良傳統(tǒng)系列談⑧
■許明武
長征途中,紅三軍團一個連隊的9名炊事員,,在極度艱難的情況下背負著沉重的炊具前進,,由于體力不支,爬雪山時犧牲了2名,,過草地時犧牲了7名,。到達陜北后,只剩下司務(wù)長謝方祠一個人背著連隊的大銅鍋,。
一口銅鍋,,折射出紅軍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鋼鐵意志,,見證著我軍艱苦奮斗,、犧牲奉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國記者索爾茲伯里在《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如此評價:“這種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是中國革命賴以成功的基礎(chǔ),。中國革命將從這些奮斗犧牲的傳奇故事中汲取無盡的力量,。”
90年來,,我軍革命斗爭和建設(shè)發(fā)展的漫漫征程,,每一步都浸透著官兵的汗水與鮮血,每一個勝利都凝結(jié)著犧牲奉獻的革命精神,。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奮勇堵槍眼的黃繼光、肉身滾地雷的羅光燮等,就是無數(shù)先烈的杰出代表,。還有很多犧牲的將士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但他們的英魂早已注入長存的浩氣,精神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人們心中,。
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聯(lián)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回憶說,,只要沖鋒號一響起,共產(chǎn)黨軍隊就如著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撲向聯(lián)軍,,這讓他們“無法理解”。其實不難理解,,革命軍人的不怕犧牲,,源自堅定的理想信念,源自崇高的歷史使命,,源自對祖國人民的無限熱愛和對敵人的無比仇恨,。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我們才能排除一切艱難險阻,,戰(zhàn)勝一切風(fēng)險挑戰(zhàn),。
軍人犧牲豈止在戰(zhàn)場!如今,,新一代革命軍人從先輩手中接過那口“銅鍋”,,守護靜好歲月,勇毅負重前行,。赴海外維和的申亮亮,、李磊,、楊樹朋,,犧牲他鄉(xiāng)、馬革裹尸,;進火海救人的姚為君,、孫茂琿、錢凌云,,舍己為人,、向死而生;逐夢于海天的張超,、余旭,,化作云霞、魂駐長空,。中國軍人用忠誠和擔(dān)當,、犧牲和奉獻,忠實履行著自己的誓言,。
然而,,當前也有個別單位,,受到長期和平環(huán)境的影響,訓(xùn)練內(nèi)容避難就易,、訓(xùn)練強度點到為止,,冒險的事不愿干、流血的事不敢干,,影響了部隊訓(xùn)練的質(zhì)量效益,;也有少數(shù)官兵,在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之際,,只想分人家的“蛋糕”,、不愿動自己的“奶酪”,不跟人家比“貢獻率”,,只跟人家比“獲得感”,。凡此種種的“怕犧牲”,犧牲的恰恰是部隊戰(zhàn)斗力,。平時不愿吃苦,、不愿奉獻,等上了戰(zhàn)場,,必定要付出“血流成河”的代價,。
追思英雄烈士的犧牲奉獻,傳承和弘揚我軍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決不能丟掉先輩的那口“銅鍋”,。這樣,面對后人,,我們才能有底氣說:我們奮斗過,、奉獻過,我們的整個青春,、全部熱血,,都獻給了壯麗的強軍事業(yè)。
(作者單位:武警8621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