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飛虎隊訓練的中國飛行員。
全面抗戰(zhàn)時期,在蘇聯(lián),、美國等盟國的助力下,,中國空軍官兵英勇作戰(zhàn),,予敵以重大殺傷,,從1932年2月5日到1945年8月14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13年時間內,,中國空軍共出動飛機1128批,,8847架次,,擊落敵機529架,,炸毀敵機277架,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前往印度學習
1943年下半年,,是空軍大變動大改組的時期。當時從各轟炸大隊抽調出有經(jīng)驗的駕駛,、領航,、轟炸、射擊,、通信人員,,組成第八大隊,準備到美國學習駕駛重轟炸機,;其余的大隊,,組成五個轟炸中隊,分批到印度學習駕駛“B-25”中型轟炸機,;驅逐機大隊也分批到印度學習駕駛“P-40”驅逐機,。訓練后,一律歸美軍史迪威陸軍14航空隊指揮,。
我在第一大隊第2中隊,。1943年7月到達印度后,就開始了4個月的緊張訓練,,包括低空編隊,、轟炸、射擊以及與驅逐機會合作戰(zhàn)等訓練,。這時的訓練人員增加了一部分美國人,,都是隊長、副中隊長,、分隊長以及各種地勤干部和機械員,,還補充了剛從美國畢業(yè)回國的航校13期畢業(yè)生。轟炸機用的是“B-25”轟炸機,,驅逐機用的是“P-40”驅逐機,。1943年11月,第1批結業(yè),,第2批開始,。直至1944年夏才結束,。共改裝訓練了5個轟炸中隊,裝備了60架“B-25”中型轟炸機,;訓練了4個驅逐大隊,,裝備了100多架“P-40”驅逐機。
由于指揮權屬于美軍14航空隊,,所以我們的隊名是14航空隊中美聯(lián)隊的轟炸大隊,。
我們第2中隊的12架轟炸機,連同第3大隊的27架驅逐機,,由印度編隊出發(fā),,后飛越駝峰航線經(jīng)云南霑益機場,轉飛桂林機場,。
初露鋒芒
回國后,,我們隨即會同美空軍11轟炸中隊(當時中國戰(zhàn)場只有美空軍11中隊的12架中型轟炸機),轟炸汕頭港附近日軍船只與陸地目標,。那時,,學到的超低空轟炸不靈光,一下就被打落兩架,。接著,,中美聯(lián)隊會同美空軍11中隊和美空軍“P-38”雙發(fā)動機戰(zhàn)斗機從桂林到江西遂川機場加油,低空編隊渡海偷襲臺灣新竹機場,,全殲敵機約30架,,有些日機剛起飛就被擊落。此役受到東南亞盟軍總部的表揚,。
后來我們曾多次低空編隊偷襲廣州白云機場日軍,,都沒有成功。有一次出動24架轟炸機和50多架驅逐機,,到廣州附近,,因天氣不好,只好返航桂林,。但另一次,,大編隊渡海偷襲海南島海口機場取得了成功,,全殲地面日機約20架,。
記得那時已是1944年春,大批飛機從桂林3個機場分頭起飛,,按慣例“B-25”中型轟炸機3架為一小隊,,4個小隊編成一個長方形,,兩邊是20多架驅逐機編隊掩護,,飛越桂林市上空時,,卻向北飛去,有意給日軍造成錯覺,。然后大編隊右后轉彎低空飛向南海,,渡海到海口機場上空,。在地面的日機被全部毀滅,。
自從1943年11月,中美聯(lián)隊第2轟炸中隊與驅逐機第3大隊從印度回到桂林后,,就連續(xù)與美軍14航空隊的轟炸機11中隊和驅逐機隊協(xié)同作戰(zhàn),。作戰(zhàn)地區(qū)北至長江,南到南海,,還遠征過臺灣,。1943年冬,作戰(zhàn)是比較順手的,,因而使日軍漢口,、廣州等基地的飛機,不敢大編隊出動轟炸攻擊東南各省城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