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單身需要助攻更需要尊重
昨天,一位同事“誠征女友”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情真意切,,且文藝范十足,對文藝女青年應該有殺傷力,。
“單身狗”著急,積極開展“自救運動”,,孩子對象沒著落的父母們更急,。不久前,在北京一個“父母相親角”上,,一位家長給出的擇偶條件令人啼笑皆非——“有北京戶口,,輕度殘疾沒關系”??梢?,父母有多焦急。北京如此,,咱們廣州也不例外,。
前幾天,廣州刮風又下雨,,就在這樣惡劣的天氣里,,也都沒能阻止一些老人為子女相親的決心——在廣州天河公園相親角,由于怕被雨水淋濕,,老人們將相親簡歷塑封,,一排排擺在地上、掛在樹上,。每份簡歷上都有標配介紹,,很多簡歷看起來并不差,啥都不缺就缺一個合適的對象,。
看著父母頂風冒雨為孩子相親的剪影,,孩子們作何感想?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生個孩子,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到了孩子談婚論嫁的年齡,還要為孩子找對象操碎心,,真是讓人感慨,。不過,這能全怨孩子嗎,?正常情況下,,孩子從小學一路讀到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二十二三歲了,,工作幾年之后,,就二十七八歲了,感情路上稍有閃失就光榮地加入“剩男”“剩女”行列,。有人抱怨說,,讀書時父母總是在耳邊嘮叨“不要早戀”,一畢業(yè)就催著早點結婚,,還真是矛盾,。
沒有什么愛比父母對孩子的愛更無私,父母替孩子著想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尤其當自己升級成為父母之后,。但是,要怎么看待年輕人的婚戀觀,,用什么方式介入孩子的婚戀中,,必須有正確的認識。當中,,尊重是前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長環(huán)境,有與上一代不同的思維方式與選擇空間,,婚戀亦如此,。社會進步了,價值多元了,,年輕人對婚戀的態(tài)度與選擇也未必與父母輩完全同步,,因此,聰明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作過度的干預,,少做令孩子反感的事情。即使出于愛,,也要講究方法,、方式。
在社會學視閾中,,婚戀不僅是個人的事,、家庭的事,,還是社會的事。社會是否創(chuàng)造了足夠多的機會讓適婚男女談婚論嫁,?是否提供了足夠好的條件讓他們放心結婚生子,?這些問題,看似大而無當,,無從下手,,實則不然。社會對青年男女婚戀的關懷,,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來遞達,,如就業(yè)、收入,、休假,、住房、社保等等,。譬如,,現(xiàn)在房子成為男女戀愛、結婚不可或缺的“幾大件”之一,,而高房價把許多畢業(yè)不久,、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一般的男青年攔在了婚姻的門外,這就是一個社會問題,。廣州不久前推出租購同權政策,,鼓勵房屋租賃,對解決“剩男”“剩女”感情問題不無助益,。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孩子 父母 尊重 婚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