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看她月入三萬元,,是怎么個不夠花
這兩天,,一篇《月薪三萬元,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廣州家長們的朋友圈熱傳,。一位在企業(yè)當(dāng)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元出頭,,女兒在廣州某外語學(xué)院附屬名校讀五年級,,家里大頭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卻連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
且看她月入三萬元,是怎么個不夠花——女兒去一趟美國游學(xué),,2萬元,;女兒平時在家需要請阿姨照顧,5000元,;7月份鋼琴考級,,每周要上兩節(jié)鋼琴課,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語、奧數(shù),、作文3科培訓(xùn)班6000元,。加起來就要35000元了,這位“可憐”的媽媽還寫到:“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實,;不花吧,對不起孩子更不踏實,!”
看完這條新聞,,請原諒我,我實在無法不以一個白眼表達(dá)我的態(tài)度,。美國游學(xué)也好,,補習(xí)也好,這錢都是自己花的,,沒有任何人強迫,。花了就花了,,又何必公開哭窮呢,?粵語里有一句“食得咸魚抵得渴”,網(wǎng)絡(luò)上流行一句“自己花的錢,,流著淚也要刷卡”,,你要高消費那是你自己的選擇。說實話,,我很懷疑這位媽媽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許審題的重點根本就不在“不夠花”,而是“月入三萬元”,。讓不少人看了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想想自己年入才幾萬元,,羨慕嫉妒恨都出來了。
在旁人看來,,這在社會心理學(xué)上屬于一種專門現(xiàn)象,,俗稱“矯情”。但我相信,,這位媽媽也許“不夠花”的感覺是真的,。一方面,大多數(shù)人的消費觀念都是量入為出,。什么意思,?月入三千元有三千元的花法,月入三萬元有三萬元的花法,。不管多少錢,,我總有花光的辦法,這點自信還是有的,?!段业那鞍肷穭偡帕舜蠼Y(jié)局,離婚前一雙鞋八萬元的羅子君,,離婚后打份零工不也照樣能過下去,?對這位媽媽來說,就算月入三十萬元,,也一樣有本事花到不夠花,,然后照樣會上網(wǎng)發(fā)篇文《月入三十萬元,一樣撐不起孩子的暑假》,。
另一方面,,則來源于一種身份焦慮。這位媽媽培養(yǎng)孩子,,不可謂不花心思,能報上的補習(xí)班全報上,。說穿了,,不過是出于一種保持社會地位的焦慮感。說句大白話,,就是為了保持這個家庭在社會中處于一個體面的位置,,不計成本和代價地投入,還美其名曰“這是一種投資”,。但是投資也講究時間效率,,為了孩子未來的成就和地位(也許還不一定管用呢),搞得現(xiàn)在自己月入三萬元還不敢買新衣服,,這樣的投資理念是不是本身就有點問題呢,?
最后,,站在孩子的角度給這位媽媽提個建議吧——想“對得起”孩子,就少報點這班那班,,他也許只想你多花心思陪陪他,。孩子的快樂,其實很簡單,。(章門仁)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三萬元 月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