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為何英語四六級的重要性越來越低
自1987年推廣開來的大學四六級英語考試,,在不知不覺中竟然長到了30歲。我自己考四級,,還是在20年前,。雖然對那次考試沒什么印象了,但有兩點記得很清楚:第一,,過關了,;第二,不過關不頒發(fā)學位證,,只給畢業(yè)證,。
彼時以為就是國家的硬性規(guī)定,后來爭論起來才知道,,都是高校的土政策,,并沒有國家行政部門的規(guī)定。在上一輪爭論中,,很多高校已經(jīng)將英語四級過關與學位頒發(fā)脫鉤,,但據(jù)說不少大學依然在實行這種土政策,使得學生不得不考試,,不得不重視,。
不過,不管再有多少高校重視四六級考試,,其社會重要性卻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所謂社會重要性,首先體現(xiàn)在企事業(yè)單位招聘中對英語四六級的強調(diào),,即作為剛性指標,,不達標不能參加應聘,類似這種要求在各種招聘簡章中已不常見,。
之所以發(fā)生這種變化,,原因復雜,但可以梳理清楚的至少有以下要點:
一是學校的重視程度跟原來不一樣了,,很多高校不再將是否過關四六級與學位頒發(fā)掛鉤,自然會蔓延到社會上對其重視程度,。
二是學生的重視程度跟原來不一樣了,,不是學生覺得跟學位無關就不重視了,而是很多學生選擇了托福、雅思等英語考試,,即使去考四六級,,也是順手牽羊做的事情。
三是在義務教育過程中,,如今的英語教學從小學就開始了,。當年,我從初中六年級(當初小學五年制)才學習ABC,,而我家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了,。起點不一樣了,社會上認為畢業(yè)的大學生具備基本的英語素質(zhì)也就順理成章,,不用再專門要求,。
四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一樣了,。很多孩子甚至在幼兒園時期就被家長送到了雙語幼兒園,。也就是說,既然對英語的重視成了家庭自覺,,企事業(yè)單位自然也就不再糾結(jié)于四六級了,。
五是大學生就業(yè)的競爭狀態(tài)有所變化,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yè),。他們在國外生活與學習過程中,,本身就需要用英語交流、撰寫論文等,,只要有畢業(yè)證,,就足以證明其英語能力。
還有一點,,社會上已經(jīng)認識到通過四六級不代表英語就好,,不通過就代表不好。因其機械性和考核目標,,考過四六級不代表具有良好的交流溝通和書寫能力,。我20年前就通過四六級考試,五年前到了國外訪學說英語還是磕磕巴巴,?;蛟S是我的英語水平不夠高,但確實沒想起來四六級貢獻給我些什么,。
總而言之,,林林總總,都使得英語四六級考試風光不再,。據(jù)說為了對接社會需求,,四六級變得更難了,其實真沒必要。四六級只要完成學校進行英語課本教育的檢測功能就可以了,,沒必要讓自己變得那么沉重,,更沒必要高深到難倒學生。
與30年前相比,,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已經(jīng)發(fā)生巨大變化,,英語學習生態(tài)也是如此,四六級英語作為學生的一個選項就好,,否則,,即使再改革,也不可能恢復到像原來那樣受社會重視的程度,。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四六級 英語 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