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縱議 縱議
安倍政權前景堪憂
近期,日本政經兩個領域分別出現(xiàn)一漲一跌的新格局,引人關注,。首先,,日本公共債務總額的GDP 占比再創(chuàng)新高。其次,,安倍內閣支持率再創(chuàng)新低,。
根據(jù)日本財務省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6年底,,包括國債,、借款及政府短期債券在內的公共債務總額再次刷新歷史最高值,約占當年日本GDP的245%,、國民總收入的822%以及財政收入的2359%,。同時,根據(jù)日本主流媒體的民調顯示,,因受加計學園丑聞影響,,安倍內閣支持率已跌破三成,創(chuàng)下其2012年執(zhí)政以來的新低,。
筆者認為,,雖然日本公共債務規(guī)模上升和內閣支持率下降之間并不構成必然的相關關系,但這并不表明兩者之間沒有關聯(lián),。14日,,在日本三大經濟團體之一的經濟同友會夏季研討會上,日本諸多著名企業(yè)家紛紛“炮轟”,,認為安倍回避消費增稅事實,,依靠發(fā)債來刺激經濟復蘇之舉完全是出于其政治目的,并非為日本國民的未來著想,。
2012年底,,安倍依靠大打“經濟牌”上臺,其政策綱領的核心內容首先是依靠所謂的“三支箭”來提振經濟,;其次是實施消費增稅來填補日益膨脹的社保缺口,;第三是通過重建財政來減輕國債負擔率。但是,,從政策實施效果來看,,抬高股價和貶值日元卻成了“安倍經濟學”的主要示范效應。
在第一階段消費增稅實施以后,迫于日本經濟下行壓力,,安倍內閣不得不擱置第二階段消費增稅計劃,。受此短期政策利好影響,雖然近期日本經濟開始呈現(xiàn)復蘇格局,,但由于社保缺口不斷增加,、財政重建計劃停滯不前,還是給未來的日本經濟走勢蒙上了陰影,。因此,,本輪經濟回暖并不足以打破長期經濟停滯的“魔咒”。從本質上說,,這次的經濟回暖只不過是以犧牲第二階段消費增稅作為政策代價的結果,。日本經濟中長期存在的主要問題,也就是今后用于填補社保透支和償還公共債務的兩大資金缺口并沒有得到解決,??梢哉f,如果不解決資金來源,,未來社保和公債這兩顆“定時炸彈”有可能隨時“引爆”日本經濟,。
從目前安倍政府采取的做法來看,似乎是有意擱置第二輪消費增稅和財政重建計劃,,以換取日本經濟短期內的“回光返照”,。從日本國內政治來看,這種做法本身就已經有違反競選公約之嫌,。有趣的是,,針對消費增稅后可能面臨的政治及經濟風險,日本在野黨也因難以出臺有效的政策綱領而三緘其口,,以避免在競選中給自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另一方面,我們看到,,隨著日本社會步入“少子老齡化”時代,,日本國民開始對今后將面臨的養(yǎng)老育兒以及稅收負擔增加等問題顯得憂心忡忡,盡量“節(jié)衣縮食”,,希望通過減少個人消費,、增加儲蓄以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經濟風險。這無疑使日本社會難以擺脫其特有的“通縮心理”,。
在此背景下,,盡管日本央行引入負利率以來存款利率已經逼近零點,但是日本的居民儲蓄率仍然居高不下,。至2016年底,由于股價回升等疊加因素,,日本居民的儲蓄,、股票及其他金融資產總額達到了1800萬億日元,,并創(chuàng)下2004年度以來的年度末最高紀錄。同時,,私人企業(yè)的金融資產也增至1153萬億日元,、現(xiàn)金和存款增至255萬億日元。但是,,由于企業(yè)內部利潤的增加和勞動力不足,,卻并沒有促使工資薪酬的上漲。
筆者認為,,居民儲蓄的不斷增加將對未來日本經濟帶來兩大影響:一是整個社會的個人消費規(guī)?;驅⒉粩辔s,二是以投機為目的的資本流動性或將進一步增強,。其中,,在工資薪酬不變的情況下,個人消費的萎縮意味著日本或將重返通縮時代,,安倍希望提升通脹預期的政策目標也將徹底失敗,。同時,以投機為目的的資本流動性的增強,,也將不利于日本國內資本市場的穩(wěn)定,,容易形成資產泡沫。
同時,,我們還看到,,在日本居民和企業(yè)儲蓄、金融資產規(guī)模增加的同時,,日本國債卻呈現(xiàn)滯銷格局,,只能依靠央行不斷增持國債來慘淡經營。目前,,日本央行的國債持有金額達427萬億日元,,已占國債總規(guī)模的約40%。由于進一步增持空間有限,,日本央行不得已開始放緩買入國債的節(jié)奏,,其國債持有額的增幅也創(chuàng)下自2013年1月實施大規(guī)模貨幣寬松以來的新低。
盡管如此,,日本政府還是不得不依靠發(fā)行國債來獲取財源,。因此,目前日本居民儲蓄及資產收入的增加只不過是在社?!叭笨凇焙驼珎?guī)模不斷增加背景下的產物,,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日本民眾對未來生活福利的擔憂。基于這種局面,,目前安倍政府依靠營造通脹預期來刺激個人消費的想法將難以實現(xiàn),。
按照筆者的觀察,目前安倍政府的做法是“孤注一擲”,,把寶壓在擱置消費增稅,,期待短期內的經濟復蘇來增加稅收,以平衡財政收支,、填補社保缺口規(guī)模,。然而,目前經濟的回暖跡象雖然使政府稅收略微增加,,但是公債的GDP占比規(guī)模的增長卻遠遠大于政府稅收的增長,,使得安倍政府2020年實現(xiàn)日本基礎財政收支平衡的想法基本不可能實現(xiàn)。
基于以上判斷,,可以認為安倍內閣的經濟政策主要還是服務于其政治理念,。即首先在經濟舉措上借助“寅吃卯糧”“瞞天過海”來短暫提振經濟,,以緩和國內社會矛盾,。其次依靠“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做法暗地里大搞政治獨裁,、實施修憲,,以實現(xiàn)所謂的“國家正常化”,。然而,,隨著加計學園丑聞和防衛(wèi)大臣稻田朋美不當發(fā)言等問題的曝光,來自社會各界的聲討不絕于耳,,在被稱為日本政治風向標的東京都議會選舉中自民黨遭到慘敗,,致使安倍內閣支持率再次下跌,自民黨內出現(xiàn)“倒閣”萌動,,政壇“多米諾骨牌”格局初步顯現(xiàn),。
因此,目前“風雨縹緲”中的安倍政府想要依靠改組內閣來提升黨內外的支持率絕非易事,,而要“改弦易轍”,,重新制定日本經濟再生計劃則更是難上加難。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日本 安倍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