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中青網評:剪除“性騷擾”的毒瘤要綜合施策
(圖片來自網友微博)
近日,,一則“男生臥鋪2次手伸進女孩被窩:我是學生,,不是故意”網絡帖文引起網民熱切關注,。毋庸諱言,,性騷擾已成為一個較普遍的社會問題,尤其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一再上演,、愈演愈烈,,無怪乎不少地區(qū)不得不專門設立“女性車廂”保護女性免遭騷擾,。盡管真相究竟若何如今并未蓋棺定論,,但是事實若真如帖文所述,對于這樣的行徑必須嚴肅處理,。學生身份絕不應當成為免罪的金牌,。
每當有受害女性承受著多方壓力站出來揭出這些“性騷擾”事件時,評論跟帖除了有相同經歷的女性傾訴自己的遭遇,,往往還有一些人用“被摸一下又不會死干嘛那么計較”繼續(xù)傷害著受害者的心,。映射到現實中,這些人就是在受害女性身邊打著“為你好”的旗號,,警告,、威脅道:“你是女生,說出去名聲不好”的腐朽分子,。正是這樣的行徑大大縱容了這些事件的進一步發(fā)生,,那些不曾因為咸豬手被懲罰警告的人,難保不會成為公交“頂族”,、路邊“露陰癖”……
再進一步,,今年年初發(fā)生的一起山東理工大學大三學生因在校園內騷擾、猥褻并偷盜衣物30多起,,被行政拘留7日,。6月16日至今北京警方地鐵打“狼”行動,抓獲20余名涉嫌猥褻的嫌疑人,。不獨于國內,,美國媒體2015年經過對美國數十所大學93萬學生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平均每四名女大學生,,就有一人曾在學校遭到性騷擾。我們不禁深思,,為什么屢屢發(fā)生這樣的不堪事件,?
正如此次事件中受害女孩所言“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取證很難,,維權很難,。”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對北京地區(qū)1000名女性的調查中,,有26.6%的人遇到過公交車性騷擾,,在公共場合遭遇性騷擾的比例則是39.1%。而女性防抗的舉動28.9%“瞪他”,、17%默默離開,,選擇“報警”的只占2.1%?!熬退愦蠛按蠼?,也不一定會有人幫你”冷漠的觀眾助長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難以取證的現實給了受害者冰冷一擊。
另外,,透過現象看本質,,泛濫的荷爾蒙、脆弱的自控力,、犯罪成本低……等一系列客觀“漏洞”造就了“色狼”“敢作敢為”的現實,。對此,行政拘留理所應當,,加強合理的心理引導也必不可少,。但很顯然,暫時性的懲戒并不足以讓所有色狼夾起尾巴做人,,必須從根源上對其予以戒治,。加重對于猥褻、侮辱女性的處罰力度,,依據有關法律從嚴懲處以及在社會范圍內的道德譴責,,讓其明白如此作為所需付出的代價,增強對其的心理威懾,。對處罰標準進行精細劃分,,對再犯、多犯加大懲處力度,。同時也可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為流氓分子戴專用手環(huán)腳環(huán),一旦其靠近人群即發(fā)出警報,,影響到其個人起居生活,,加大犯罪成本;或通過生物治療手段,,引入化學閹割,,從根源上消減欲望,如此,,所起的警示作用可能會更佳,。綜合施策之下,相信犯罪行為會有所收斂,。
固然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嚴苛懲戒也正是為了及時矯正扭偏,,將其引入正途,。正如扁鵲治蔡桓公之疾,必須在病癥的萌芽階段進行醫(yī)治,,否則最后可能就是無法治愈的重癥了,。性騷擾不能就這么算了,對每一個實施者都不能。法規(guī)制度技術道德等多管齊下,,綜合施策,方能剪除“性搔擾”的毒瘤,。(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蔣妥)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青網評 性騷擾 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