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許世友拒火化曾獲中央特批 夫人安葬問題受關(guān)注
許世友上將夫人田普在京去世
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九十三歲老八路、中共江蘇省省委信訪部原部長,、原南京軍區(qū)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長,、原工程兵某科研所副政委、原南京軍區(qū)司令員許世友上將的夫人田普同志,,于2017年6月30日10:40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
據(jù)悉,,田阿姨生前及子女要求喪事從簡,,將于2017年7月6日上午9:30,在301醫(yī)院西院告別廳舉行老八路田普同志遺體告別儀式,。田阿姨的子女,、親屬,擬于7月7日在家中設(shè)立靈堂供弔悼,、懷念田老,。
老八路田普原名田明蘭,1939年參加革命,,年僅15歲的她,,在八路軍五支隊(膠東五旅)離開膠東時毅然決然報名參加八路軍,先在五支隊被服廠當(dāng)工人,,后在宣傳隊工作,。經(jīng)過吳克華同志牽線搭橋,與時任膠東軍區(qū)司令員的許世友相識,、相愛,。1943年在山東萬弟大捷后,田普與許世友舉行婚禮,。
田普與許世友婚后相伴四十余年,,育有7個子女(3男4女)。許世友生前曾感慨地說:“田普是我終身的忠實伴侶,?!辈⒙曆詠硎肋€要做伴侶。
許世友去世后,田普曾在一篇文章里深情地回想道:“正是在抗日和平的烽煙中,,我們相識了,。記得我第一次在膠東五旅見到你時,對你還有些敬畏,,但你那許多傳奇般的英雄事跡卻深深地激起了我,。其后的幾十年內(nèi),你成了我的嚴(yán)師諍友,?!?/p>
大白新聞注意到,與妻子田普不同,,1985年,,許世友在南京辭世之前,并未到北京治療,。北京醫(yī)療條件那么好,,許世友為何不去呢?原來,,他十分清楚自己肝癌的兇險,,他怕到了北京就回不了南京,更回不了他的新縣老家,。
孝子許世友拒絕在火葬志愿書上簽名
許世友是解放軍歷史上一位傳奇人物,,生性剛烈,為人忠勇,,是天生的軍中悍將,。他出身紅四方面軍,曾為張國燾,、陳昌浩所器重,,并不屬于毛澤東的嫡系。但發(fā)生在1937年的延安“叛逃”事件卻使毛許二人一夜之間成為生死之交,。
許世友另一個廣為人知的特點就是十分孝順母親,。他14歲那年失去了父親,當(dāng)年家中的八個兄弟姊妹,,只有許世友一個幸存了下來,。許世友從小就十分孝順母親。在河南省新縣許世友故居門前,,有一條路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孝母路”,,說的就是許世友三跪慈母的故事。
1959年,,許世友母親去世時,,身任國防部副部長兼南京軍區(qū)司令員的許世友在回鄉(xiāng)送別母親后,,就在父母的墓地附近,為自己選好了未來長眠之地,。
大白新聞注意到,,就在三年前,1956年,,一份火化《倡議書》在中南海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傳閱。包括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內(nèi)的各界知名人士,,都欣然簽字,。
那么,許世友死后土葬的愿望是怎么實現(xiàn)的呢,?
1956年4月,,中央工作會議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休息期間,,毛澤東主席接過秘書送來的一份厚厚的報告,。這是一份用正楷書法寫的在全黨倡導(dǎo)實行火葬的倡議書。
倡議書最后寫道:“凡是贊成火葬辦法的國家機關(guān)工作人員,,請在后面簽名,。凡是簽了名的,就是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實行火葬,。后死者必須保證先死者實行火葬的志愿,。”
毛澤東主席看完后,,邁著大步走到一張大寫字臺前,,拿起一支狼毫,揮筆在倡議書上瀟灑地簽上“毛澤東”三個字,。這時許多中央領(lǐng)導(dǎo)都圍上來觀看,,站在毛澤東右邊的朱德順手接過筆簽了名。往后接著簽名的是彭德懷,、康生,、劉少奇、周恩來,、彭真,、董必武、鄧小平,、張子意,、譚震林、楊尚昆,、柯慶施,、陶鑄,、李井泉……
五個月后,中國共產(chǎn)黨在北京舉行了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參加會議的黨,、政、軍領(lǐng)導(dǎo)都踴躍在火葬倡議書上簽了名,。當(dāng)時不在北京或沒有參加會議的同志聽到這個消息后,,也紛紛打電話和寫信向中央表明死后愿意實行火葬的態(tài)度。
但有一個人卻沒有在火葬志愿書上簽名,。他,,就是剛剛被增選為中央候補委員的許世友將軍。
鄧小平同志為其簽發(fā)了“特殊通行證”
會議期間,,許世友將軍十分認(rèn)真地向毛澤東表示,,自己死后不愿意火葬,堅決表示自己死后要土葬,,要回到母親跟前盡孝,。當(dāng)時,毛澤東既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而是一笑了之,。
1985年,彈指一揮間,,39年過去了,,遙遠(yuǎn)的課題變成了現(xiàn)實中的難題。那年元旦剛過,,身患肝癌的許世友知道自己來日不多,,就讓秘書給中共中央寫報告,正式提出了土葬的要求,。
他的理由很充分:自幼參加革命,,報效生母不足?;钪M忠,,死了盡孝,葬在老母墳邊以盡孝道,。報告呈交上去之后,,許世友的病情也一天天惡化。每一次昏迷醒來,,他都要問一句,,報告回復(fù)了沒有??墒?,直至他閉眼時,,也沒有等到黨中央的回復(fù)。
最后,,出面解決難題的是鄧小平,。當(dāng)鄧小平同志接到中央顧問委員會轉(zhuǎn)呈上來的關(guān)于許世友同志喪事安排報告(其中含“回故鄉(xiāng)土葬”一款)時,很自然地想起當(dāng)年毛澤東主席倡導(dǎo)火葬的情景,。
對于這位老部下的去世,,鄧小平同志深感痛惜。同時,,他也詫異于這么長時間過去了,,在火葬問題上他怎么還不覺悟,還不開化,,反而更加固執(zhí)了呢?鄧小平當(dāng)然不會不知道,,現(xiàn)在全國都在提倡火葬,,不要說共產(chǎn)黨員,就是普通公民也要實行火葬,,何況許世友是身居高位的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
如果同意,那如何向全黨全國說明,?不同意,,那又太不近情理了,因為我們倡導(dǎo)的火葬是自愿的,,而不是強迫火葬,,何況死者生前一直沒有在火葬倡議書上簽過名。最后,,他在許世友的那份申請土葬的報告上作了親筆批示,。
1985年10月26日上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王震乘專機飛往南京,,向許世友將軍遺體告別,。王震對當(dāng)時在場的總政治部副主任郭林祥、南京軍區(qū)司令員向守志,、中顧委委員王平和陳再道等同志說:“昨天晚上,,我去看望了鄧小平同志。今天,,我是受小平同志之托來向許世友遺體告別的,。”
王震這樣表達了鄧小平對許世友的后事處理意見:“許世友同志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jīng)歷,、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許世友這次土葬,是毛澤東同志留下的,、鄧小平同志簽發(fā)的特殊通行證,,這是特殊的特殊!”
說到這里,,王震拄著拐杖站起來,,用手指指諸位將軍們,幽默地說:“我們這批老骨頭,,再也甭想領(lǐng)到這種通行證嘍,!”
后人祭奠時留下的“茅臺”排成長龍
1985年11月9日,許世友悄悄下葬河南新縣老家,,墓穴沒有修飾,,沒有墓碑。1年后,,因為絡(luò)繹不絕的參觀者反映,,王震出面提議,由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楊尚昆和剛剛退居二線的徐向前以個人名義為許世友豎起了這塊高高的花崗巖石碑,。在許世友墓地的西南方40米處,,是許世友父母合葬的墓穴。
許世友將軍墓由南京軍區(qū)修建,,內(nèi)空78.2平方米,。墓區(qū)呈太師椅形,墓冢凸現(xiàn)地面部分呈圓穹狀,,高2米,,直徑4.2米,由9塊扇形,,1塊圓形花崗巖砌成,。墓前聳立著一通高3.12米,寬0.8米,,厚0.25米的花崗巖墓碑,。此墓碑由原國家主席楊尚昆和徐向前元帥以私人名義所立。碑文由著名書法家范曾題寫,,正面是蒼勁的7個行楷大字:“許世友同志之墓”,。
因此碑是楊尚昆、徐向前同志所樹,,故只能寫“許世友同志之墓”,,而不是“許世友將軍之墓”。碑的背面為縱行書寫的行楷小字,,鐫刻著許世友將軍戎馬一生的赫赫戰(zhàn)功,。
將軍墓內(nèi),,許世友將軍棺木為棺槨雙層。內(nèi)棺為將軍生前好友原廣州軍區(qū)司令員尤太忠上將從廣西采伐的金絲楠木所制,。棺內(nèi)安放有100元錢,、兩支手槍和兩瓶茅臺酒。其寓意為“錢可買路,、酒可壯膽,、槍可打鬼”。
酒與許世友將軍一生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而許將軍一生也對茅臺酒情有獨鐘,。于是,后人祭奠時一般都在墓地周圍灑上一瓶“茅臺”,,以示敬意,。遠(yuǎn)遠(yuǎn)望去,祭奠時留下的“茅臺”酒瓶排成了長龍,,構(gòu)成了一大奇觀,。
槍也是許將軍的心愛之物。兩支槍中一支為孟良崮戰(zhàn)役中被擊斃的號稱國民黨御林軍74師師長,、蔣介石的干兒子張靈甫生前所用,原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博物館,,后經(jīng)毛澤東批準(zhǔn),,從軍事博物館內(nèi)取出由許世友將軍佩帶。另一支手槍為法國前總統(tǒng)戴高樂將軍所贈的白金禮品左輪手槍,。許世友將軍是中國倡導(dǎo)火葬以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黨中央特批土葬的將軍。
編輯:周佳佳
關(guān)鍵詞:許世友拒火化 中央特批 夫人安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