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生命衛(wèi)士"王三":26年從黃河里救出180多人
王金清在水上巡邏,。圖片來源:包頭文明網
央視網消息:在內蒙古包頭,提起王金清可能沒多少人知道,,但一說在黃河邊開魚館、在黃河上救人的王三,,大家無不嘖嘖稱贊。從17歲第一次救人至今,,26年過去了,,王金清從黃河里救出過180多人,,儼然成了黃河岸邊的“生命衛(wèi)士”。
王金清現(xiàn)年43歲,,家住內蒙古包頭畫匠營子村,,因為小名“王三”,所以人們都習慣稱他為“三哥”,。王金清小時候家里窮困,,兄妹7人,母親又早逝,,村里人對他家都非常照顧,。長大后,王金清在黃河邊開了一家魚館,,生意日漸紅火,。王金清一心想著回報鄉(xiāng)鄰,村里哪家有困難了,,他都會主動幫忙,。
除了專注于做生意外,王金清會特別留意來自黃河水面上的異樣聲音,,一旦發(fā)覺有人落水,,他便會立即展開行動。王金清說,,他現(xiàn)在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游客,,哪些是來跳水尋短見的。
水中救人其實是極其危險的,,用黃河邊農民的話說,,這兒的黃河“沒底兒”,而且河水流速快,、泥沙大,、暗流多。王金清就曾在救一個輕生女孩兒的過程中被拖入水中,,陷入險境,,好在最后又化險為夷。為了方便救人,,王金清特制了一個長桿,,末端是個鉤子,這樣就能在遠處鉤住落水者的衣服,。在后來的實踐中,,這個工具還真立下了不少功勞。
在救人過程中,王金清常常來不及掏出身上的物品,,手機,、錢包經常掉落在黃河里,事后,,買手機,、補手機卡以及曬浸濕的鈔票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2013年4月28日,,王金清不再“孤獨”,。他和其他6個農民組建了“王三黃河水上救援隊”,這個隊伍里年齡最小的是43歲的王金清,,年齡最大的64歲,。
如今,救援隊已經擴大到13人,,成功實施了80多次救援,。每隔兩個多小時,救援隊員們就會開著快艇在附近幾公里的河面巡邏一次,,在黃河岸邊豎起了一道“生命屏障”,。在此,讓我們向“王三”和他的隊友們道一聲“謝謝你”?。ň€索來源:包頭文明網)
編輯:梁霄
關鍵詞:生命 衛(wèi)士 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