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走出田徑場,,天地更寬廣
用餐購物之余,,現(xiàn)場觀看田徑比賽,,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成為北京世貿(mào)天階的顧客特有的“福利”:中國“一哥”李金哲、跳遠“鮮肉”高興龍,、奧運戰(zhàn)將黃常洲,、希望之星石雨豪……在此角逐中國田徑街頭巡回賽·北京站男子跳遠賽的桂冠。
2015年夏天,,也是在這里,,名將張國偉摘得中國田徑精英賽男子跳高賽金牌,,拉開了國內(nèi)頂級田徑賽事走上街頭的序幕。此后,,西安古城墻下,、北京“鳥巢”廣場,都讓市民近距離感受了田徑的魅力,。
“讓田徑走上街頭”,,是國際田聯(lián)的改革倡議,其初衷是讓田徑項目更貼近民眾,。對于如今更全面,、更開放、更國際化的中國田徑,,走出田徑場也是發(fā)展,、推廣的有效嘗試。
作為運動之母,,田徑是很多人最早接觸的運動項目,,但田徑運動的魅力此前并沒有被充分認知:全國大獎賽、錦標賽多已不需憑票入場,,但囿于宣傳力度,、賽事影響力不足,到場觀眾仍寥寥無幾,;田徑場館內(nèi)項目分散,、觀賞性參差不齊,通過電視轉(zhuǎn)播觀看,,也往往因缺乏現(xiàn)場感而難免沉悶,;此外,我國田徑運動的發(fā)展,,過去多靠運動員的名氣拉動,,但追逐明星的狂熱氛圍往往難以持久。
近年來,,隨著“短跨跳”等項目的發(fā)力,民間跑步熱潮的興起,,接地氣才有人氣,,越發(fā)成為中國田徑發(fā)展推廣的共識。第十三屆全運會,,馬拉松打響群眾項目的“發(fā)令槍”,;“我要跑奧運”,延續(xù)了北京田徑世錦賽大眾跑的“群眾基因”,,為業(yè)余跑者鋪設一條沖向全國乃至世界大賽的跑道,,夯實了項目發(fā)展的群眾基礎,。而把田徑賽事搬到街頭、辦進校園,,則是為潛在愛好者提供了一塊足夠?qū)拸V,、便利的田徑場,拓寬了項目推廣的縱深空間,。
百米9秒58是多快,?8米95得跳多遠?現(xiàn)場觀賽來得最直觀,。自己能跳多高,?投擲能扔多遠?下場參與便知分曉,。把比賽辦到大眾中去,、讓大眾參與到大賽里來,在田徑場外便有了項目推廣的通衢大道,。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田徑場 田徑 走出 寬廣 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