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1960年歐洲巡展的張大千佳作長啥樣
Lot 124
張大千(1899-1983) 蜀山圖
立軸 設(shè)色紙本
己亥嘉平(1960年)作
展覽: “張大千近作展”,,(法國)國家藝術(shù)沙龍,,1960年2月
“張大千近作展”,(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shù)歷史博物館,,1960年5月
“張大千近作展”,,(希臘)雅典詩壇禮堂,,1960年9月
“張大千近作展”,(西班牙)馬德里美術(shù)圈文化中心,,1960年11月
“僑岷華園藏畫展”,,(臺北)鴻禧美術(shù)館,1994年2月至8月
出版: 《張大千近作集》圖版30,,(法國)巴黎近代藝術(shù)館,,1960年2月
《張大千書畫集·第三集》圖版61,(臺北)歷史博物館,,1982年2月
《張大千書畫集·上》圖版52,,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91年
《云山·潑墨·張大千》第10頁,(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僑岷華園藏畫》第36至37頁,,(臺北)鴻禧藝術(shù)文教基金會,1994年1月
132. 6×65.8cm,。 約7.9平尺
本拍品詳情請垂詢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并需辦理特別競買手續(xù)。
這張作品作于1960年初,,尺幅為四尺整紙,,是張大千非常珍視的一張作品:張大千攜帶它參加了1960年自己在歐洲的首次繪畫巡展,先后于2月在法國國家藝術(shù)沙龍,、5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shù)歷史博物館,、9月在希臘雅典詩壇禮堂、11月在西班牙馬德里美術(shù)圈文化中心,,并刊登在1960年法國巴黎近代藝術(shù)館出版的圖冊上,。至1982年,又出版在權(quán)威七冊《張大千書畫集》的第三卷中,。
拍品出版物圖片
張大千在歐洲的展覽是由郭有守促成的,,以大千的性格與藝術(shù)水平,首次涉足一個全新的地域,,又是好友傾力推介,,必然要全力以赴、拿出最好的作品來代表自己,、甚至東方繪畫藝術(shù)的最高水平,。當時張大千精選了三十件作品參與此次歷經(jīng)歐洲四國、歷時將近一年的巡展,,拍品《蜀山圖》在這精選的三十件代表作之中,,可見張大千對這件作品的青睞。
1956年與畢加索合影
由于是為展覽而作,,故而拍品無上款,。張大千交游廣泛,有上款的作品比例很高,。如果上款人為畫作付了錢,那么題寫上款理所應(yīng)當,;如果上款人是大千的朋友,,那么題寫上款則有人情,所以張大千的作品中,,有上款的多,,沒上款的少,。
拍品題識
此作畫的是張大千老家四川風景,四尺整張大紙,,取景也很大,。左側(cè)山巒高聳,近處林木蓊郁,,由近及遠景色鋪陳,,何啻百里之遙。江水,、樹木,、山體、屋舍各元素俱全,,屬于大千描繪四川景色的典型之作,。
蜀地美景
Lot 123
張大千(1899-1983) 秋江舟泛
立軸 設(shè)色紙本
壬午(1942年)作
82. 5×41.6cm。 約3.1平尺
這件作品是張大千在敦煌游歷途中繪贈民國西北政府要員朱紹良的,。朱紹良是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與張學(xué)良、何應(yīng)欽,、李宗仁等同一級別,。1949年,《人民日報》發(fā)表過一篇“內(nèi)戰(zhàn)戰(zhàn)爭罪犯名單”,,朱紹良位列第一位,。蔣介石得以直接控制甘青西北地區(qū),就是因為有朱紹良,。
朱紹良
張大千在款識里說,,這張畫是畫在乾隆內(nèi)庫紙上的,這張作品的構(gòu)圖雖然不算繁復(fù),,但是這里面其實有兩個很重要的淵源,,其一是其構(gòu)圖帶有元代倪瓚的一水兩岸式的布局特征;其二是其青綠設(shè)色帶有元代趙孟頫的風格,,所以這件拍品一點都不簡單,,它帶有兩位元代大藝術(shù)家的風格構(gòu)成,是張大千淵源有自的一幅作品,。
趙孟頫青綠《浴馬圖卷》局部
張大千1941年遠赴敦煌,,1942年自敦煌前往塔爾寺采辦物資、探訪喇嘛畫師輔助他臨摹敦煌壁畫,,這件作品就是在塔爾寺繪制的,。
塔爾寺
Lot 126
張善孖(1882-1940) 竹溪高隱
立軸 設(shè)色紙本
辛未(1931年)作
108. 5×52.5cm。 約5.1平尺
展覽: “民初十二家—上海畫壇”,,(臺北)歷史博物館,,1998年6月27日至8月30日
出版: 《民國十二家·上海畫壇》第158至159頁,,(臺北)歷史博物館,1998年6月
《中國近代繪畫叢刊·張善孖》第60至61頁,,(臺北)雅墨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2014年12月
紀錄: 北京拍賣會,1996年11月14日,,編號220
張善孖以擅長繪老虎而聞名于世,,山水、人物畫則不太多見,,此幅即是他的人物作品,。作品的氣息非常好,高士的形象清癯,、衣紋線條粗細有變,,仿佛隨風飄拂,真有吳帶當風之勢,。
人物局部
畫面上方的竹林則是向右擺動,,就像是被風拂過,與高士的須發(fā)衣紋走向一致,,極為生動,。竹葉的墨色濃淡變化豐富,并且富有光感,,絕非草草之筆,。
竹林局部
*Lot 131
張大千(1899-1983) 嚴陵瀨
立軸 設(shè)色紙本
53. 5×36.5cm。 約1.8平尺
本幅未題年款,,依畫面風格和題識文字,,判斷為1940年代晚期所作。
嚴陵瀨位于浙江桐廬縣以南,,是富春江上的一個景區(qū),,由于是張大千赴黃山的途中,故而得以屢屢入畫,。
現(xiàn)在的嚴子陵釣臺
嚴陵瀨這個“嚴”字,,是紀念東漢隱士嚴光而得名。嚴光是光武帝劉秀的同學(xué),,曾積極幫助劉秀起兵,,劉秀即位后多次聘請嚴光,但他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名句“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即是范仲淹稱贊嚴光的語句。
嚴光像
在嚴陵瀨,,富春江水水急如箭,。張大千在題識中說“有風七里,無風七十里”,,是指行舟進度難以掌握,,惟取決于風力大小之意。
Lot 377
張大千(1899-1983) 松風吹解帶
王 薳(1899-1944) 自作詩《癸酉苦熱》
成扇 設(shè)色紙本
乙亥(1935年)作
18. 5×51cm,。 約0.85平尺
拍品繪制在大風堂定制扇箋上,,箋紙內(nèi)有大風堂朱記。
上款巢章甫是張大千弟子,,久居天津,,極富收藏。背面作者王薳,,字秋湄,,廣東番禺人,擅章草,。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張大千 作品 上款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