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外交部長王毅與巴拿馬副總統簽署建交聯合公報
[央視新聞客戶端10:05更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建交聯合公報全文
6月13日,,外交部長王毅同巴拿馬副總統兼外長德圣馬洛在北京舉行會談并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主要內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根據兩國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茲決定自公報簽署之日起相互承認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兩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發(fā)展兩國友好關系,。
巴拿馬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馬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系”,并承諾不再同臺灣發(fā)生任何官方關系,,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巴拿馬共和國政府的上述立場表示贊賞。(央視記者章林 申楊 )
[央視新聞客戶端10:00更新]巴拿馬政府與中國政府聯合公告稱,,建立外交關系的決定是基于巴中兩國人民共同的利益和共識,。兩國在平等互信,互不干涉內政,,互相尊重領土和主權完整的基礎上友好相處,。巴拿馬政府承認“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馬斷絕一切與臺灣的官方聯系,。(央視記者劉驍騫)
巴拿馬國家電視臺視頻畫面
[央視新聞客戶端9:05更新]當地時間12號晚上20點,北京時間13號上午9點,,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瓦雷拉正式通過巴拿馬國家電視臺8點檔的新聞宣布正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瓦雷拉在講話中表示與中國在多方面有著具有潛力的合作空間,與中國建交是為了該國民眾尋求更好的利益。(央視記者 宋曉明)
巴拿馬共和國國旗
[新聞鏈接]巴拿馬——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巴拿馬全稱巴拿馬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Panama,, la República de Panamá)。面積 7.55萬平方公里,。人口 393萬,。印歐混血種人占65%,其他依次為非裔14%,、歐裔10%,、印地安人6%、華裔5%,。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8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巴拿馬城(Ciudad de Panamá),,人口88萬,。雨季(5~12月)氣溫為23~32℃,旱季(1~4月)氣溫為21~31℃,。
[國家元首]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Juan Carlos Varela),,2014年7月1日就職,任期5年,。
[重要節(jié)日] 獨立日:11月3日,。
[簡況]位于中美洲地峽。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斯達黎加,北臨加勒比海,。連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馬運河從北至南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線全長2988公里,。地近赤道,,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3~27℃,。全年分旱,、雨兩季,年均降水量1500~2500毫米,。
150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加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903年在美國支持下脫離哥倫比亞獨立,。同年巴美簽訂《運河條約》,,美取得修建和經營運河的永久壟斷權和運河區(qū)的永久占領和使用權,。美國從1904年起恢復開鑿運河,1914年完工,。1977年9月巴美簽署《新運河條約》(又稱“托里霍斯-卡特條約”),,1979年10月1日新條約生效,,有效期到1999年12月31日,。新條約規(guī)定,巴拿馬運河由兩國官員組成的運河管理委員會管理,,新條約期滿后,,由巴拿馬承擔運河的管理和防務。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收回對運河的主權,。
[政治] 2014年5月4日,巴拿馬主義黨候選人巴雷拉當選總統,,并于7月1日就職,。
[憲法] 現行憲法于1972年生效,歷經1978年,、1983年,、1994年和2004年四次修改。規(guī)定國家三權分治,,總統為國家元首,,通過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不得連任,,但可隔屆競選。1994年,,巴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軍隊,建立警察部隊,。2004年,,再次修憲將國民議會更名為“國民大會”,并取消一個副總統職位,。
[議會] 國民大會為一院制,,行使立法權。由71名議員組成,,通過直選產生,,任期5年。本屆議會于2014年7月1日組成,,各黨派所占席位如下:民主革命黨26席,,民主變革黨25席,巴拿馬主義黨(執(zhí)政聯盟成員)16席,人民黨(執(zhí)政聯盟成員)1席,,民族主義共和自由運動黨2席,,無黨派人士1席。國會主席:魯文·德萊昂·桑切斯(Rubén de León Sánchez),,2015年7月當選,,2016年7月連任,任期1年,。
[政府] 本屆政府于2014年7月1日組成,,主要成員有:副總統兼外交部長伊莎貝爾·德圣馬洛(女,Isabel Saint Malo),,總統府部長瑪麗亞·路易莎·羅梅羅(女,,María Luisa Romero),內政部長米爾頓·戈恩-恩里克斯(Milton Cohen-Henríquez),,公共安全部長亞歷克西斯·貝當古(Alexis Benthancourt),,經濟財政部長杜爾西迪奧·德拉瓜爾迪亞(Dulcidio De La Guardia),工商部長奧古斯都·阿羅塞梅納(Augusto Arosemena),,農牧業(yè)發(fā)展部長愛德華多·恩里克·卡萊斯(Eduardo Enrique Carles),,衛(wèi)生部長米格爾·迪貝略(Miguel Mayo Di Bello),住房部長馬里奧·埃切萊庫·阿爾瓦雷斯(Mario Etchelecu lvarez),,勞工部長路易斯·埃內斯托·卡萊斯·魯迪(Luis Ernesto Carles Rudy),,社會發(fā)展部長阿爾西維亞德斯·巴斯克斯(Alcibiades Vásquez),教育部長馬塞拉·帕雷德斯(女,,Marcela Paredes),,公共工程部長拉蒙·阿羅塞梅納(Ramón Arosemena),運河部長羅伯特·羅伊·科雷亞(Roberto Roy Correa),,旅游部長古斯塔沃·伊姆(Gustavo Him),。
[行政區(qū)劃] 全國劃為9個省和5個原著居民區(qū),省下設縣(市),,縣(市)下設區(qū),。
[司法機構] 司法權由高等法院和國家總檢察院行使。高等法院設9名法官,,任期10年,。高等法院院長何塞·阿尤·普拉多 (José Ayu Prado)。國家總檢察長肯娜·伊索尓德·波塞爾(女,,Kenya Isolde Porcell),。
[政黨] 執(zhí)政聯盟包括:(1)巴拿馬主義黨(Partido Panameista):巴第三大黨。原稱阿努爾福黨(Partido Arnulfista),。1988年8月從真正巴拿馬主義黨中分裂出來,,1991年10月正式成立,。2005年1月改為現名。現有黨員23.6萬人,。2009年1月加入馬丁內利領導的“變革聯盟”參加大選,。
2011年8月,與執(zhí)政黨民主變革黨同盟關系破裂,。主席為現任總統之弟何塞·路易斯·巴雷拉(Jóse Luis Varela),。
(2)人民黨(Partido Popular):2001年7月由基督教民主黨更名為人民黨。現有黨員2.4萬人,,成員多為大學生,、知識分子,、專業(yè)人員,。主席為米爾頓·戈恩-恩里克斯(Milton Cohen-Henríquez)。
主要反對黨包括:(1)民主變革黨(Partido Cambio Democrático):1998年5月成立,。2011年3月,,原愛國聯盟黨并入該黨。現有黨員38.3萬人,。主席里卡多·馬丁內利·貝羅卡爾(Ricardo Martinelli Berrocal),。
(2)民主革命黨(Partido Revolucionario Democrático):1978年由托里霍斯將軍倡議籌建,1979年3月11日成立?,F有黨員44.1萬人,。主席貝尼西奧·埃納西奧·魯賓遜(Benicio Enacio Robinson)。
(3)民族主義共和自由運動(Movimiento Liberal Republicano Nacionalista):1982年8月成立,,現有黨員10.6萬人,。該黨強調實行代議制民主的廉潔政治,對外主張與美國,、歐盟,、拉美地區(qū)國家平等合作。主席弗朗西斯科·阿萊曼·門多薩(Francisco Alemán Mendoza),。
[重要人物] 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總統,。1963年12月12日生于巴拿馬城。美國喬治亞州立理工學院畢業(yè),,工程師,。系巴知名企業(yè)家,擁有家族制酒業(yè)“巴雷拉兄弟”和數家無線電臺等產業(yè),。在1994年和1999年兩次大選中擔任巴拿馬主義黨競選活動負責人,。2009年作為該黨候選人同馬丁內利組成聯盟搭檔競選,勝出后任副總統兼外長,。2011年,,被免去外長職位,。2014年5月作為巴拿馬主義黨候選人參加大選獲勝,7月1日就職,。
[經濟]運河航運,、金融服務、科隆自貿區(qū)和旅游業(yè)是巴經濟的四大支柱,。近年來,,巴經濟保持較快增長。
2015年巴主要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357.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091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5.8%
貨幣名稱:在巴流通美元,,另發(fā)行巴波亞(Balboa)作為輔幣
匯率:與美元等值
通貨膨脹率:0.2%
失業(yè)率:4.8%
[對外貿易] 商品貿易歷年均有巨額逆差,。2015年出口額7億美元,進口額121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14.63%和11.67%,。主要出口產品為金槍魚、蝦,、魚粉,、咖啡、香蕉等,,主要出口對象為美國,、瑞典、西班牙,、哥斯達黎加等。主要進口石油產品,、藥品和食品等,,進口主要來自美國、科隆自由貿易區(qū),、日本,、哥斯達黎加等地。
[對外關系]奉行中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F階段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國家的主權與獨立,維護民主,;保持運河的中立性,;開展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國際合作,重視與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發(fā)展關系,;廣泛吸引外資,,通過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擴大出口。在國際事務中,,巴主張和平共處,,尊重人權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多邊主義化解國際沖突,,主張依靠聯合國的作用化解地區(qū)沖突,。
巴是聯合國、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集團,、世界衛(wèi)生組織,、77國集團、不結盟運動,、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美洲國家組織,、拉美經濟體系,、中美洲一體化組織等重要國際和地區(qū)組織的成員國,,中美洲共同市場的準成員國,也是拉美“太平洋聯盟”的候選成員國和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的觀察員,。
(央視新聞客戶端綜合報道 信息來源:外交部網站 最近更新日期:2017年2月)
編輯:曾珂
關鍵詞:王毅 巴拿馬 建交聯合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