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走下豪車爬上拖拉機 華西村“富三代”回歸農田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朱貽軍 記者 季娜娜)開著凱迪拉克,、寶馬,、奧迪來上班,換上工作服,,穿上膠鞋,,走進農田,培土,、育苗,、收割……黝黑的皮膚,質樸的笑容,,表面看他們就是純樸的農民,,其實他們是華西村里大學剛畢業(yè)的學生,畢業(yè)后他們被送到日本學習現代農業(yè)技術,,學成后回到華西開始種地,。這些“富三代”們從事著最辛苦的農業(yè),誓要打造品牌“華西大米”,。
每天早晨7:30,,葛孝通就要來到華西都市農業(yè)高品質稻米生產基地簽到上班,從剛買不久的雷克薩斯越野車上下來,,換上工作服穿上膠鞋,,轉身就爬上了拖拉機。眼下正是平田的時候,,葛孝通的日本老師不止一次強調過,,平田是農事階段最重要的一環(huán),只有把泥土打成泥漿自然沉淀,才能確保農田土層的水平,,方便未來的田間管理和稻米的品質控制,。這種強調給葛孝通帶來了“大麻煩”。為了實現把泥土打成泥漿的目標,,他要開著拖拉機在農田里從東到西,,從西到東整整兜上一天。雖然還沒到夏天,,但他已經被曬成了“黑人”,,體重也瘦了十斤,每天的微信步數都是2萬多,。
和葛孝通一樣,,每天在田間勞作的其他六名成員都是華西村畢業(yè)的大學生,2015年,,華西村舉行了一次特殊的競聘——招聘年輕農民,。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發(fā)布招聘信息,村里100多名35歲以下,、來自各個崗位的華西子弟踴躍報名。最終,,葛孝通等7名青年脫穎而出,,成功通過了日本清水豐之老師的面試,來到日本福井縣“拜師學藝”,。
今年是這個年輕團隊進入實戰(zhàn)操作的第一年,,從原先用來試手的250畝地收獲了200噸大米擴展到1000畝地。在種植過程中,,他們嚴格按照日本老師的教導,,全程使用有機栽培模式,并決定每年只種一季,,以確保稻米品質,。今年1月,在首屆江蘇優(yōu)質稻米暨品牌雜糧博覽會上,,“華西牌”大米廣受客戶好評,,以高人氣、高口碑,、高食味值榮獲“江蘇好大米金獎”,。
編輯:梁霄
關鍵詞:豪車 拖拉機 華西村 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