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直播課堂不是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近日,,一個名為“水滴直播”的網(wǎng)絡平臺上出現(xiàn)全國多地學校的課堂直播畫面,,引起熱議。記者發(fā)現(xiàn),參與視頻直播的學校涉及多個省份,,從幼兒園至高中畢業(yè)班均在其中,直播場景多為教室,,也有學生宿舍,。家長對此態(tài)度不一,有人認為這能讓他們“見證孩子的點滴”,,也有家長擔心出現(xiàn)安全隱患,。有學生則堅決反對,“就算是為了監(jiān)督學生,,結果向公眾直播,,也太不顧忌學生隱私了?!?/p>
在全民直播時代,,任何日常行為都可能被搬到直播平臺之上。如果說,,個人將自己的合法行為進行直播,,不會導致太多情理糾葛,那么,,將課堂甚至宿舍活動在未經(jīng)同意的情況下就公開直播出去,,就值得審慎打量。
直播中小學課堂并將畫面發(fā)送給特定家長,,這是不少中小學的做法,。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不好好聽課,或者授課老師不好好講課,,甚至可能對自己的孩子有非正常舉動,,比如過度體罰、猥褻等,。所以,,以為了孩子的名義,他們會要求學校在教室安裝直播軟件,,以便隨時看到孩子的情況,。但是,,若沒有取得同意、授權就將課堂行為直播出去,,既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也損害了一些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護權利。要知道,,家長作為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有義務保護未成年人的人格權。如果他們對可能侵犯孩子隱私的直播行為說不,,學校就要考慮他們的意見,,而不能簡單依據(jù)“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所謂民主原則,無視他們的意見,。
另外一個問題是,,一些學校在直播的時候,并不只是針對學生家長直播,,而是公開直播,。很多學生的相貌、衣著,、行為舉動完全暴露在陌生人眼里,,如果被一些心懷不軌者盯上,可能會危及人身安全,。尤其是對一些幼兒而言,,因為防風險能力較弱,他們更容易陷入危險,。
侵犯學生隱私權還只是法律意義上的,,直播帶來的最大隱憂是:它會制造一種監(jiān)控、壓制氛圍,。一舉一動都在鏡頭監(jiān)控下,,這讓學生感到極大不自由。為了讓鏡頭背后的家長滿意,,他們會刻意控制自己的行為,,自我表演,這對形成健全的人格沒有好處,。
正如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提到,,人發(fā)明了工具,反被工具所馴化,。直播工具進校園,可作如是觀,。直播學生學習生活情況,,看似是“為你好”,,但恰恰是這種保姆式培養(yǎng)模式,讓學生一些正常的行為受到極大約束,,影響了他們的正常成長,。值得格外注意的是,這是一個科技賦權的時代,,各種新的互聯(lián)網(wǎng)工具被應用到各種現(xiàn)實場景,,確實會對人的生產(chǎn)、生活產(chǎn)生革命性變化,,但如果它們違背正常的社會運轉(zhuǎn)邏輯而強行入場,,效果可能恰恰相反。
編輯:梁霄
關鍵詞:直播 課堂 教育 正確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