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tǒng)一戰(zhàn)線 統(tǒng)一戰(zhàn)線
如今,他們已是西藏建筑設計骨干力量
4月18日,,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科1988級西藏代培班(下稱“西藏班”)入校30周年紀念座談會召開,這是華工建筑學院歷史上唯一一個西藏班,。為支援西藏建設,填補建筑設計人才缺口,,華工當年克服重重困難單獨開班招生,,如今,這批學生已經成為西藏建筑設計的骨干力量,。
華工設計院挑起重擔
“西藏班是在特殊的條件下,,用特殊方法辦的一個特殊班級?!?5歲的陳開慶是當年西藏班的管理組長,,也是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下稱“華工建筑設計院”)創(chuàng)辦人。他回憶說,,上世紀70年代后期,,西藏自治區(qū)建筑勘察設計院(下稱“西藏設計院”)的援藏人才陸續(xù)返回原籍,從外地調入人才也越來越難,,西藏設計院一度面臨后繼無人的嚴重局面,。
西藏設計院向有關部門提出,希望委托內地高校專門開辦西藏班,,根據學生實際水平教學,,分建筑、結構,、給排水等6個專業(yè)培養(yǎng)30名建筑工程設計的急需人才,。1988年初,西藏設計院書記羅桑先后與內地六所建筑系高校溝通,,但因單獨開班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高校紛紛婉拒。
“西藏設計院最后找到了我,?!标愰_慶曾于1960年到1972年進藏支援,,是西藏設計院首任院長。陳開慶決心挑起這個重擔,。經過向華工多次申請,,西藏班終獲批準,由華工建筑設計院承辦,?!拔覍ξ鞑赜刑厥獾母星?,如果這件事情辦不成,,一定會終生遺憾?!标愰_慶哽咽著說,。
于是當年高考結束后,華工建筑設計院從西藏考生中錄取了藏,、漢族生各15名,,30名學生從世界屋脊來到南國花城,開啟了美好的大學時光,。
“珠江畔的高原情”
陳開慶回憶,,西藏班按照本科規(guī)定制定教學計劃和課程要求,還專門在晚上安排學英語,、補中學數理化等課程,。西藏班選聘優(yōu)秀教師授課,并由設計院的設計師來指導實習,。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班級也吸引了不少曾有援藏經歷的老師主動加入。
1992年,,所有學生順利畢業(yè),,除一位漢族學生,其余29名學生均回到西藏,,進入西藏設計院工作,。“現在在西藏,,70%的建筑設計任務由西藏設計院完成,,而這其中的70%,均由我們這批‘華工人’承擔,?!蔽鞑匕鄬W生、西藏設計院副院長郭力說,。進入工作崗位后,,西藏班學子很快承擔重任,,20多年過去,共有18位學生成為西藏設計院主要領導和技術骨干,,其他學生在拉薩市建筑設計院,、西藏大學工學院等部門擔任重要職務。
“在華工的4年是我們人生的重要節(jié)點,,老師的言傳身教不僅影響我們,,也傳遞給了下一代?!惫φf,,西藏班學子的子女中,已有4名考上華工,、清華,、同濟等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yè),繼續(xù)傳承這份“珠江畔的高原情”,。(記者姚瑤 通訊員盧慶雷)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西藏 設計院 建筑設計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