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zhàn)爭硝煙戰(zhàn)爭硝煙
“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
20世紀50年代,,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的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出版了,,全書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被人們譽為“生活的教科書”,鼓舞著那一代人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謝振聲在《吳運鐸和〈把一切獻給黨〉》一文中介紹了吳運鐸的非凡經(jīng)歷,。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的人民軍隊非常缺乏武器彈藥,,兵工廠的條件十分簡陋,,一切都從零開始,,白手起家,經(jīng)常利用從敵人手中繳獲來的武器彈藥作為修制槍彈的原料,。吳運鐸在書中回憶道:“民兵同志們常常拿著他們拆來的鋼軌和我們兵工廠換手榴彈和地雷,。”“炸藥的來源多半是敵人打過來的炮彈沒有爆炸,,我們把它挖出來,,再裝在自己炮彈里打敵人……”
1941年,吳運鐸接到上級關于“前方等著炮彈,,務請盡一切力量,,提早修好”的命令,便帶領同志們連夜搶修一批打掃戰(zhàn)場時收集到的不能使用的迫擊炮彈,。他冒著生命危險,,拆下各種敵人打過來沒有爆炸的炮彈上的雷管,以取得引爆藥(雷汞),。正當他從一個大雷管里挖炸藥時,,不料雷管在他手中爆炸,頓時血肉橫飛,,他的左眼被炸瞎,,左手四指被炸斷。但傷痛并不能摧殘他的意志,,他以蘇聯(lián)英雄保爾·柯察金為榜樣,,傷愈后仍然不顧個人安危堅持鉆研和臨場進行炮彈試驗。他曾三次負傷,,全身傷口達一百多處,。他熱愛學習,渴求知識,,勇攀科學技術高峰,。在異常艱難困苦的情況下,為了狠狠打擊日本侵略者,,他在皖南鄉(xiāng)村用簡易方法先后設計和研制出步槍,、手榴彈、定時地雷,、槍榴彈,、平射炮等武器。
新中國成立后,,吳運鐸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克服文化低、身體殘的困難,,寫成了自傳初稿,,以《我是勞動人民的兒子》為題,,在《工人日報》上連載,后經(jīng)過多次修改后正式出書《把一切獻給黨》,。書出版后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他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頑強拼搏,、刻苦鉆研的精神深深地鼓舞著青年一代。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吳運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