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光明網評:“鏈條式造假”的鹿邑還有啥做不出來
光明網評論員:古有甘羅八歲拜相,,今有鹿邑公安局領導女兒“7歲上警校,、10歲當公安、長期領工資”,。
今天,,有媒體根據《河南省公安廳關于邱某等人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情況通報》披露,,鹿邑縣公安局原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邱某伙同民警劉某,、鹿邑縣人社局公務員管理股原股長張某等人,,在辦理畢業(yè)生分配、干部調動,、公務員登記和入警申報過程中徇私舞弊,、濫用職權,、貪污,、受賄。其中,,邱某為女兒篡改檔案年齡,,最終實現(xiàn)其“7歲上警校、10歲當公安,、長期領工資”目的,。
如果說這位 “警二代”只是個案的話,該事件也終將泯然于“所長兒子15歲起有編制拿工資已領空餉6年”,、“湖北兩官二代大學沒畢業(yè),,在老家拿工資”等眾多吃空餉新聞之中,只不過把年齡下限推得更低,,造假造得更讓人瞠目結舌,,僅此而已。其性質和司空見慣的太太吃空餉,、親友吃空響并無二致,。
問題就在于鹿邑公安局吃空餉的并不只是這一位,有多少呢,?據通報:“該局130多名民警長期不上班,、吃空餉,。”130位不上班吃空餉是什么概念,?查閱鹿邑縣人民政府網站政務公開信息,,可知“鹿邑縣公安局實有在編民警525人”,130位不上班吃空餉,,就意味著四分之一的民警占著位置光拿錢不干活,。僅此一點,通報所稱“公安隊伍紀律松懈,、作風疲沓,、戰(zhàn)斗力低下、工作嚴重滯后,,違紀違法問題持續(xù)高發(fā)”也就可想而知,。
在鹿邑,以“假學歷,、假履歷,、假身份”騙取公務員和人民警察身份的,也并不只有邱某女兒一人,。據悉,,張某利用擔任鹿邑縣公務員管理部門負責人的職務便利,通過篡改年齡,,偽造文書,、證明材料等手段,將正在上中學的兒子孫某某從淮陽縣人民檢察院“空轉”到鹿邑縣公安局,。憑借著這一整套假檔案,、假手續(xù),孫某某從一名正在讀書的中學生變身為一名國家干部,。像邱某和孫某這樣,,以“假學歷、假履歷,、假身份”騙取公務員和人民警察身份的,,在鹿邑公安系統(tǒng)就有7位。
正如報道中所指出,,邱某等人造假過程不僅包含公安機關系統(tǒng)內部的入警申報,、審批環(huán)節(jié),而且還涉及到人事,、組織,、財政、編辦等部門的干部調動、學生分配,、公務員登記備案,、人員入編、財政工資審批發(fā)放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鹿邑縣違規(guī)錄公,、入警案件屢屢發(fā)生,只能說明這些相關部門已然“合作”得輕車熟路,,結成了相互勾結,、共同參與的非法利益共同體。
在這樣一個非法利益共同體面前,,所有的規(guī)則都是牛欄關貓,,起不到約束作用。甚至于邱某先后為女兒辦理了6個虛假戶口和身份信息,;張某多次通過公安機關戶籍民警篡改兒子年齡,、變更姓名;在得知收到省委巡視組調查之后,,拆分,、轉移、隱匿全局500余民警檔案,,破壞存儲設備和監(jiān)控設備等駭人聽聞的做法,,在這里似乎都習以為常。
鹿邑“鏈條式造假”的猖獗,,以及近年來各地基層窩案串案多發(fā),,暴露的是許多地方整個基層治理生態(tài)的敗壞。在一個“桶壞了”的環(huán)境里,,每個人的造假違規(guī)心理成本極低,,生涯風險更幾乎為零,因為大家都這么干,。所以,與其說是個非法利益共同體,,更不如說在某個場域內,,整個官場治理的良性循環(huán)已經失靈。因此要解決“鏈條式造假”問題,,根除非法利益共同體,,恐怕還是要從體制機制層面入手,從制度上創(chuàng)新突破,,培植土壤,,再造一個“新桶”不可。
編輯:梁霄
關鍵詞:鏈條式 造假 鹿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