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tǒng)一戰(zhàn)線 統(tǒng)一戰(zhàn)線
阿克蘇:一位漢族農(nóng)民二十年帶起一個維吾爾族蔬菜村
如今,在新和縣,只要說起依其艾日克鎮(zhèn)喀拉塔什村,,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蔬菜村。走進村子,一座座溫室大棚錯落有致,,一個個小拱棚緊密相連,。
“我們都是從陳德忠那兒學的種菜技術?!?月25日,,記者到村里采訪時,種菜的維吾爾族群眾這樣說,。
一個人帶起一個行業(yè)
“陳德忠就是我的師傅,,我們父子倆種菜的技術都是他教的?!毙潞涂h依其艾日克鄉(xiāng)喀拉塔什村73歲的村民馬合木提·庫爾班說,。
馬合木提·庫爾班種植溫室大棚已有十多年了,現(xiàn)在有4座溫室大棚,,還有6個小拱棚,,每年收入6萬多元。
“為了學會種植大棚,,我還專門學了很長時間的漢語,,不少的專業(yè)術語我都能聽懂?!瘪R合木提·庫爾班說,,十多年前,村里不少人種植大棚都發(fā)了財,,他看著眼熱,,就和兒子熱合曼商量要跟陳德忠學習大棚種植技術,家人笑他連一句漢語都不懂,學了也是白學,。
這讓馬合木提·庫爾班生了氣,,專門跑到縣城買了漢語書籍和磁帶,回到家里學,。
馬合木提·庫爾班說,,如今他還經(jīng)常到比自己小十歲的陳德忠家,向他請教一些技術,。
喀拉塔什村最先向陳德忠學習溫室大棚的是熱合曼·吐拉甫,,二十年前的春節(jié),當這位55歲的農(nóng)民看到陳德忠的青椒在街上賣到了8元一公斤時,,當即就要給陳德忠打工學藝,。
“二十年前,我開始教大家溫室大棚種植技術,,后來村民看到我們種蔬菜越來越掙錢,,都來學,有的甚至學都不學,,就先把溫室蓋了起來,,來我這里移苗栽種?!标惖轮艺f,,村民種大棚最多的時候,村里有溫室大棚500多座,,大拱棚1000多座,,面積達1000多畝。
“現(xiàn)在還有溫室大棚282座,,大小拱棚1000多個,,我們村不但承擔著整個縣城的蔬菜供應,還給各個村莊提供菜苗,。”村黨支部書記熱合買提·買合木提告訴記者,,他也是陳德忠的學生,。
一個行業(yè)帶富一個村
陳德忠從小在喀拉塔什村長大,但由于沒有技術,,他和熱合曼·吐拉甫等人在村里除了種地,,找不到別的致富門路,這讓他有點郁悶,。
1989年,,新和縣為解決吃菜難的問題,開設了一個蔬菜種植培訓班,,陳德忠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去聽了一課,,結果,這個投入少能獲益大的行業(yè)吸引了他,。
第二年開春,,他抱著一卷地膜,將自己種植麥子的良田改成了大棚,,在春季種上了大白菜,。
“大白菜都是6月中旬種的,哪有年初種的,?”在家人的質(zhì)疑聲中,,陳德忠在5月份將一顆顆新鮮的大白菜擺上了新和縣城的街頭,由此打破了新和居民在這個季節(jié)只能吃土豆,、胡蘿卜的歷史,。
經(jīng)過三四年摸索,陳德忠在技術成熟以后,,開始了大規(guī)模種植,,迅速擴展到8個溫室、50個拱棚,。
“他發(fā)財了,,買了一輛桑塔納,開到村里,,大家都震驚了,。每天成群的人去跟他學,說是去幫他干活,,結果把他大棚里的土又踩實了,,順手還把他的青菜也撈回了不少,他也不惱,,還耐心地跟我們講解,。”村里的老黨員塔西巴·吐西說,,誰在種植中遇到了難題,,他都會上門去“會診”;有時候沒有肥料,,也是找他要,。
十年前,陳德忠從內(nèi)地帶回一臺小型旋耕機,,全村所有人輪流用,,結果用壞了,也不知道是誰用壞的,更不知道怎么修,,村里說給他買一臺,,陳德忠拒絕了。
“我們村有1000多人,,3000多畝地,,在全縣屬于地少的村,但村里人都發(fā)財了,,蔬菜種植戶基本都在三四萬元,,特別是在七八年前,每戶都是好幾萬元收入,,當時最早買轎車的是我們村,,買轎車最多的也是我們村,經(jīng)濟最活躍的也是我們村,,大家都感謝陳德忠,,一到過春節(jié),我們這些維吾爾族村民一波一波地去給他拜年,,每年春節(jié)都把他喝得爛醉,。”塔西巴·吐西說,。
“后來全縣都來學習我們的種植技術,,有時候一天要接待幾批人?!睙岷腺I提·買合木提說,,村里不再把重擔壓到陳德忠一個人身上,都分流到各個大棚種植戶頭上,。
一個村產(chǎn)生一種思路
但是,,隨著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改變,喀拉塔什村的溫室蔬菜也出現(xiàn)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蔬菜種植戶艾海提·沙力說,,在縣城,三四百個人賣菜,,菜價還可以,;可是涌入了上千人賣菜的時候,菜價就一落千丈了,。
特別是有的年份大家種的蔬菜都一樣,有一年冬季芹菜便宜到一塊錢一公斤,,西紅柿賤到五毛錢一公斤,,不少人虧得連本都收不回來。
“這時候,還是陳德忠?guī)ьI我們走出困境,,他說種菜要活,,要有跟著市場變的思路,我們村民現(xiàn)在都跟著改變了思路,?!瘪R合木提·庫爾班說,大家不但學會了種菜,,還學會了搜集種菜信息,。
“我們到阿克蘇市、庫車縣,,看人家都種什么,,他們種什么,我們就不種什么,;他們不種什么,,我們就種什么?!瘪R合木提·庫爾班今年春天種的黃瓜已經(jīng)上市,,每個大棚輕輕松松收入1萬元,到今年5月份,,就可完成全年收入6萬元的目標,。
“我們大部分人現(xiàn)在賣菜苗,現(xiàn)在全縣都種起了小拱棚,,菜苗用量很大,,我們賣菜苗比賣菜還掙錢?!睙岷腺I提·買合木提說,。
最近,為了解決村民賣菜難的問題,,村里決定修建一個蔬菜巴扎,,讓縣城的居民直接和蔬菜種植戶對接,方便村民賣菜,。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阿克蘇 漢族 維吾爾族 蔬菜 大棚 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