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砍殺7旬老婦的留守之痛如何消解
3月26日下午,湖南隆回一留守兒童殺害73歲老婦,拿走其身上700余元現(xiàn)金后逃離現(xiàn)場,。3月27日晚19時,隆回警方發(fā)布通報稱,,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3月28日上午,,記者致電隆回警方,。隆回縣公安局七江鎮(zhèn)派出所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犯罪嫌疑人歐陽某朋為當?shù)亓羰貎和#?月28日《中國青年網》)
留守兒童殺死了73歲的老婦,,并從其身上搶走了700元現(xiàn)金,。于此,又不得不進行身份的聯(lián)想,,其身上有兩個鮮明的標簽,,一個是13歲的未成年人身份,一個是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案子很快被破獲,,卻沒有如釋重負之感,反倒變得更為沉重,。
雖然說,,暴力案件每天都在發(fā)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當下亟待解決的難題,,并引發(fā)了降低入刑年齡門檻的討論,。也不必說,,只有留守兒童才會犯罪,,而其他非留守兒童可避免風險。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留守所帶來的巨大成長缺陷,,才使得留守者成為犯罪的高發(fā)者。兩者之間,,雖無必然的因果邏輯,,卻有著相對的是非聯(lián)系。當我們未能真正關心并保護這個群體,,則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現(xiàn)在來指責這個需要保護的孩子,并沒有多少實際性的意義,,談論是否讓其入刑,,也無多大現(xiàn)實性價值。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華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發(fā)布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xiāng)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全國有6102.55萬農村留守兒童和3581萬城鄉(xiāng)流動兒童,,兩者總數(shù)已將近一億,。據調查,在留守兒童中大多有遲到,、早退,、甚至曠課等不良習慣,。他們學習成績較差,有的經常出入網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有的還有吸煙、酗酒,、撒謊,、擺闊、攀比等不良傾向,,還有部分在校外租房住宿,,甚至有早戀或其他越軌行為。這些孩子普遍性格孤僻,、內向,,甚至出現(xiàn)心理障礙。
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fā)布2015《教育藍皮書》指出,,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年齡趨于低齡化,。心理出現(xiàn)問題,行為上就難免會走向極端,。從校園暴力案件處于高發(fā)期,,到畢節(jié)市七星關區(qū)田坎鄉(xiāng)4名兒童在家中自殺,再到湖南三名學生偷零食“弒師”,,原本溫柔的小綿羊不再溫柔,,聽話的小朋友成了暴力者,留守所引發(fā)的成長危機,、治安隱憂已然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若不能從根本去預防和解決,“砍殺老婦搶錢”的留守之痛,,就會成為社會危機,。
關心留守兒童,離不開公開共責任的擔負,,并建立一套未成年人保護的體系,。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其實是制度化的遺棄,,或者說是集體無意識的拋棄,。囿于戶籍管理的壁壘,法律的缺失和認知上的短視,,從家庭到社會,,從社會到國家,都未能真正做好未成年人的保護,。以至于2016年開展的全國性留守兒童摸底,,還居然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連人數(shù)都沒有摸清,更遑論做到精準化關懷,。
留守所折射的另一個問題,,則是階層固化與弱勢救助的缺失。未成年人是未來的希望,,也是潛力巨大的財富,。若其不能陪在父母身邊,擁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我們每個人才是真正的犯罪者,。砍殺7旬老婦的留守之痛如何消解,,這其實是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追問,。近期來說,則是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狀況調查,,并對留守兒童建檔,,以做到一人一檔,為留守兒童應盡量統(tǒng)一提供措施保障,;遠期而言,,則是通過立法和戶籍制度改革,讓孩子父母真正擔負起監(jiān)護者的責任,,讓孩子能免于戶籍的限制,,有父母陪伴在身邊并獲得相對公平的保護和對待,,身心都能健康的成長,。孩子詩意成長,我們才不會為未成年人殺人,,痛苦而糾結,。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留守 兒童 老婦 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