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游泳成必修課倒逼校園場地建設
近日,,清華大學全校教職工大會上傳出消息,,從2017級本科生開始,,游泳將與畢業(yè)綁定,。新生入學后先測試游泳,,不會的學生必修游泳課,,通過者才能獲得畢業(yè)證,。(3月27日《新京報》)
作為國內(nèi)高校的“金字塔尖”,,清華大學自身獨特的文化氛圍已深入人心,,這也讓有些人對于清華大學“不學會游泳就不能畢業(yè)”這一頗有行政氣息的規(guī)定產(chǎn)生錯覺——“這還是清華大學的氣質(zhì)嗎,?”言下之意,覺得這是“拍腦子決定的”,。
把游泳當成必修課,,清華大學不是頭一個吃螃蟹的。之前,,海南大學已把游泳課定為必修課,,通過教學要求海南大學的每一個學生都必須學會游泳,并且考試及格才獲得畢業(yè)證,。無疑,,這是種進步。加強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口號年年在喊,,現(xiàn)在,,終于看到“行勝于言”的。
再者,,教育領(lǐng)域早就對學生體育注入了高權(quán)重,,并有了諸如體能測試的硬指標: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明確寫著“《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肄業(yè)處理”,。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標準》在校園徹底實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這次,,清華大學不再端著,,而是把體育鍛煉和畢業(yè)證掛鉤。這其實是回到正軌,?!拔拿髌渚?野蠻其體魄”,身體是成功者必須具備的先決素質(zhì),。絕大部分優(yōu)秀的領(lǐng)導者,,終身都和體育鍛煉有不解之緣,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但我國的體育教育原本該有的分量,,卻被應試教育給擠出不少,是處于長期“欠賬”的狀態(tài),。清華這次頗具剛性的舉措,,可謂是“糾偏”。
客觀看,,清華大學提出“四種標準泳姿中的一種游50米就算達到要求”的過關(guān)標準,,應該算是入門級,“特殊情況可不參加”的后門可循,,也讓規(guī)定留有余地,,不算是一刀切?,F(xiàn)在問題在于,,每年清華大學有三千多新生,他們現(xiàn)在是免不了要涌向校園大大小小的游泳池,,即便考慮到錯峰學習游泳,,那也是很大的體量。如何保證新生們有充足的場館學習游泳,,這是擺在清華大學校領(lǐng)導面前待解決的問題,。
高校運動場所本來就供給不足,還要有對外開放的試點工作要做,,如今,,又壓下了必修課的硬指標,似乎又到了讓高?;A(chǔ)設施建設騰籠換鳥的時候了,。事實上,不止是游泳場所,很多高校的各種球類和田徑等運動場所,,都處于供需緊張的臨界點上,。加大對校園運動場所的投建力度,讓“不體育,,不大學”的情懷真正落地,。這是關(guān)乎游泳技成的小事,也是關(guān)乎中國特色現(xiàn)代大學建設的大事,。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游泳 清華大學 必修課 校園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