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六問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確認戰(zhàn)場遺址不是主動沉銀
上萬件出水文物中,聽說還有鑄“西王賞功”幣的模具及被斬開的玉璽?
周春水:出水文物里是有一個鑄“西王賞功”錢幣的模具,,目前正在修復,。破損的不是玉璽,,是出水的金印,,金印有多少個還沒有統(tǒng)計出來。至于為什么被斬開,,目前還不清楚,,因為之前沒有人見到過。從痕跡上來看,,是用工具斬開的,,一種解釋是:張獻忠想把搶來的金銀融化掉,作為軍餉來用,。這些文物我覺得都比較特殊,,很有代表性了,其他的都是一個數(shù)量的累計,。
壹
考古和挖寶有何異同,?
挖寶是強盜搶奪 考古為研究保護
成都商報記者:“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引起了網(wǎng)友的熱議,如何看待這次考古,?
周春水:網(wǎng)上有人說,,不就是挖寶嘛,為什么你們能挖,,我們不能挖?考古發(fā)掘時,,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首先,性質(zhì)不同,。民間挖寶是私人違法的行為,,最終目的是私人所有,用私人力量去組織,??脊攀前凑瘴奈锉Wo法進行的,文物的歸屬是國家所有,,通過有從業(yè)資質(zhì)的人去做,,參與的人考古專業(yè)素養(yǎng)很高。
其次,,目的不同,。民間挖寶是為了個人占有,私人牟利,??脊虐l(fā)掘出于研究、保護的目的。如江口沉銀遺址,,我們需要研究是否和張獻忠有關系,?水下情況怎樣?沉銀有什么價值,?內(nèi)涵很多,,我們了解這些,是為了盡可能地保護這個遺址,。
第三,,方法不同。民間挖寶是采取破壞性的手段,,之前這段的撈沙船,、背著氣瓶下去亂摸啊,想挖哪兒挖哪兒,,帶有強盜和搶奪的性質(zhì),。考古則是一個很謹慎的過程,,除了科學發(fā)掘,,文物出水后還要進行保護。
我們在考古過程中會使用很多手段,,也有多個單位參與,。為了還原河道,我們用了三維制圖等,,以后想建博物館,,我們就可以用三維打印機按照一定比例將河道打印在沙盤上。此外,,我們還有視頻,、登記等多種方法和技術手段讓整個考古發(fā)掘的過程可以追溯。
在保護方面,,像我們把木鞘一拿出來,,馬上就要進行處理,噴藥水,,送進實驗室里進行低溫保存,,以保證木鞘不被破壞。木鞘在水里,,有機質(zhì)都流失了,,顯微鏡一放大,它里面全是空洞,,水有填充作用,,但在空氣中放上兩三個小時,沒有水做填充,里面的結構就會坍塌,,木頭就開裂了,。
第四,考古在計劃性和減小社會影響上和挖寶也有很大不同,。挖寶是想挖就挖,,而考古發(fā)掘是有計劃性的。什么時候挖,?如何挖,?每年挖多少?雖然有時會有調(diào)整,,但都會有科學的計劃,。我們希望公眾對考古工作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不能將考古等同于挖寶,。
貳
既是戰(zhàn)場遺址,,為何無戰(zhàn)船?
水下是卵石底,,船體很難保存下來
江口沉銀遺址 出水文物
成都商報記者:你們?nèi)绾未_定這里是張獻忠戰(zhàn)場遺址的,?
周春水:2013年眉山警方立案之前,我們水下考古中心和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就來看過了,,在醞釀這件事,,公安破案進一步加速了這個過程。
發(fā)掘到現(xiàn)在,,我們得出遺址的性質(zhì)是戰(zhàn)場遺址,。一是從發(fā)掘出水的文物看,出水文物主要有五大類:搶劫明朝藩王的財物,、州縣官府的庫銀、民間百姓的金銀財寶,、張獻忠自己鑄造的貨幣,、打仗用的兵器。從目前的考古發(fā)掘來看,,眾多出水文物中,,還有金耳環(huán)、發(fā)簪,、金戒指,、手鐲,這是張獻忠掠奪四川百姓的最直接證據(jù),。
二是,,文獻上記載張獻忠和楊展在此激戰(zhàn)。從整個堆積上可以看出,出水文物是零星地堆積在卵石層中,,不是很集中地堆放,,說明當時是一個動態(tài)的環(huán)境。這樣引申出來,,是一個無意識的沉銀,,而不是主動沉銀。這些都和歷史記載相結合,,兩者結合起來,,就能確定這是戰(zhàn)場遺址。
成都商報記者:既是戰(zhàn)場遺址,,為何沒有發(fā)現(xiàn)戰(zhàn)船,?
周春水:因為水下的船要保存下來,有它的特殊條件,。在我遇到的海上沉船中,,完整保存下來的沉船幾乎沒有,至少在中國境內(nèi)沒有,,水線以下情況好的時候,,一條船能夠保存1/4就不錯了。
海船是尖的,,沉在水下會傾斜,,海浪會一直沖刷。如果沉船在沙里面,,沙會慢慢掏蝕,,掏蝕的過程中,沉船一般會慢慢擺正繼續(xù)往下沉一米左右,。此時海浪拍打,,鐵釘銹掉,船就會塌掉,,塌下來的船板很快就會被浪卷走了,。一些船能保存下來1/4左右的樣子,是因為船上有貨物把船板等壓住了,。當然,,埋在沙里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假如海底或河底是礁石,、巖石底,,船沉下去就在巖石表面。這種情況,,海浪不斷拍打,,船體一點都不會留下來,,只可能會有一些船上的貨物留在石縫之間。江口沉銀就是卵石底,,船體很難保存下來,;再加上又是戰(zhàn)船,可能有火燒等情況,,受損嚴重,,所以能保存下來的幾率是很小的。
叁
挖出來的文物如何處理,?
彭山已經(jīng)啟動籌建江口沉銀博物館
成都商報記者:挖出來的文物如何處理,?網(wǎng)上有人對文物用途和歸屬也有一些疑問,。
周春水:這我知道,,網(wǎng)上有人懷疑參與者有利益在里面,,實際上說這些話的人有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tài),。不能說我沒有參與,參與者就有利益在里面,。這個考古項目,,它完全是一個公開性的項目,,還在網(wǎng)上做過志愿者招聘,,但需要有一定專業(yè)素養(yǎng)的人,,不是說每個人都可以來參與。
這些出水文物有幾個方面的用途:研究,、保護,、展示利用。這也是現(xiàn)在國際上通行的遺產(chǎn)保護原則,。在保護方面,,這些文物既可以研究明代歷史、冊封制度,、稅收等,,還可以研究民間金銀工藝,甚至張獻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在保護方面,,這些東西壓在卵石層里面,有些壓壞了,,有些壓扁了,我們肯定要進行保護,,尤其是按不同的材質(zhì)保護,,近期就會進行修護。比如木材肯定要進行脫水,,里面填充東西,,讓它把水分蒸發(fā)掉,,這樣可以在空氣里進行展存,讓它保存下來,。
這些文物會留在彭山,,不會帶走。彭山籌建江口沉銀博物館的相關情況已經(jīng)啟動,,這有一個過程,。可以肯定的是,,將對周邊資源進行整合,,對打造彭山的長壽文化、江口古鎮(zhèn)和推動地方經(jīng)濟的作用是明顯的,。
肆
為何陸地發(fā)掘,,卻叫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不一定非要背氣瓶到水下摸
成都商報記者:網(wǎng)上有很多網(wǎng)友在說,,這個項目的發(fā)掘就是在陸地上進行的,為什么又叫水下考古呢,?
周春水:這就是一些人對考古不了解,,過于糾結于工作方法的問題,不一定背著氣瓶到水下去摸才叫水下考古,。
首先,,從遺址性質(zhì)來講,它就是水下遺址,,因為它就在水里形成,,這幾百年來它都在水下環(huán)境里。只不過是為了工作方便,,我們采取圍堰的方式來做,。
其次,要說它是完全的田園考古,,不是,;但完全是水下考古,也不像,。水下考古是要采取適當?shù)姆绞饺プ?,比如南?號的發(fā)掘就有點類似,它(南海1號)完全在水里面,,然后把它掏起來,,現(xiàn)在也在博物館里來做,就是為了考慮海里能見度差,,浮潛難度大的問題,。江口沉銀遺址也是同樣的道理,,江水里面什么也看不見,潛水員只能摸,,最后能摸到多少東西,?而且還會增加很大的風險,有可能潛水員會被水沖走,。
最主要的是,,違背了文物保真性的問題。隨便去摸一個東西起來,,文字記錄沒有,,無法攝像、照相,,無法確定位置,,無法還原文物的原真性,也無法追溯,,造成文物信息的缺失,。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我們才采取這樣的方式,。
其實,,這樣的方式在國內(nèi)外都有不少的案例,比如法國馬賽的港口清淤,,中國蓬萊的項目,,都是把水抽干了考古發(fā)掘。
20日,,“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階段性工作新聞通氣會召開,,相關專家確定江口遺址就是張獻忠沉銀處,并透露已經(jīng)發(fā)掘出上萬件文物(成都商報21日報道),,引起網(wǎng)友們極大關注,,也發(fā)出了許多疑問。
22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副研究員,、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fā)掘領隊周春水獨家接受成都商報專訪,詳細回應了網(wǎng)友們熱議的“考古與挖寶異同,、文物用途,、為什么此次叫水下考古”等問題。
周春水透露,,出水的文物很有代表性,,不但有鑄“西王賞功”錢幣的模具,還出水了破損的金印,。
伍
還有什么有代表性的出水文物,?
有“西王賞功”錢幣的模具 還有斬開的金印
成都商報記者:除了之前我們見到的出水文物,還有什么代表性文物,?聽說還有鑄“西王賞功”幣的模具及被斬開的玉璽,?
周春水:出水文物里是有一個鑄“西王賞功”錢幣的模具,目前正在修復,。破損的不是玉璽,,是出水的金印,金印有多少個還沒有統(tǒng)計出來,。至于為什么被斬開,,目前還不清楚,因為之前沒有人見到過,。從痕跡上來看,,是用工具斬開的,一種解釋是:張獻忠想把搶來的金銀融化掉,,作為軍餉來用,。這些文物我覺得都比較特殊,很有代表性了,,其他的都是一個數(shù)量的累計,。
成都商報記者: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圍堰范圍是否合理,?和之前預判的有無變化,?
周春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圍堰比較合理,,比較大了,,我們做工作不可能完全準確,我們之前綜合了很多因素所做的預判已經(jīng)很準確了,,我們布的探方也很準確,,是按照戰(zhàn)船的行軍路線來做的,出水足夠多的文物也證實了這一點,。
陸
你是四川人,,接受項目和身份有關嗎?
我有個很大的情結,,就是想為家鄉(xiāng)做點事情
成都商報記者:聽說你是四川人,,你接受這個項目和你的身份有關系嗎?
周春水(笑):對,,我是四川南充人,,我有很深的家鄉(xiāng)情結。當初這個項目成立之后,,水下研究中心“點將”定誰去領這個項目時,,得知我是四川人問我的意見,,我說“當然可以啊”。其實,,我有個很大的情結就是想為家鄉(xiāng)做點事情,。聽說是四川的項目,我就欣然過來,,這個項目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海水沉船遺址,,也不同于內(nèi)水的考古,完全是個新的東西,,要是做得不好的話,,會有很多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家鄉(xiāng)父老面前,,交不了差,。
雖然很有壓力,但我想,,不管怎樣,,我一定要盡我的力量,把這個事情往好的方面去做,。目前做到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我覺得還是可以的吧。
新聞人物
周春水
自2004年第三期全國水下考古培訓后,,幾乎參與了歷年來所有的國家水下考古項目,。他主持過的考古項目,2012年“南澳一號”明代沉船水下考古項目獲評田野考古三等獎,,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獲評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中國社會科學院2015年中國考古新發(fā)現(xiàn)。
周春水,,1973年生,,四川人,1995年7月畢業(yè)于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yè),,獲學士學位,,副研究員。現(xiàn)任職于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工作內(nèi)容涉及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領域。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六問江口沉銀遺址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