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西方人筆下的中國故事
——“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倫敦書展活動側(cè)記
20世紀30年代,一部由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撰寫的《西行漫記》向西方社會介紹了一個嶄新的中國,,在西方國家引起轟動,。延續(xù)這一歷史傳統(tǒng),中譯出版社發(fā)起了“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邀請世界各國最知名的漢學家等撰書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3月14日,該計劃實施后首批出版的三本著作亮相倫敦書展,,引起各界關(guān)注,。
3月14日發(fā)布的新書包括德國漢學家顧彬的《憶當年》、印度漢學家狄伯杰的《中印情緣》和英國學者馬克爾·迪倫參與撰寫的《簡明中國歷史讀本》。這是“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實施以來,,首次在國際社會亮相,。來自英國、法國,、瑞典等國的20余位漢學家,、學者與中國出版界人士,共同見證了這批新書在倫敦發(fā)布,。
中譯出版社總編輯張高里介紹,,“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從2015年開始啟動。該計劃以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得者,、海外中國問題研究專家,、著名漢學家等為主要撰稿人,用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來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內(nèi)容包括作者的家庭背景,、成長經(jīng)歷,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他們何時開始關(guān)注,、了解并愛上中國研究中國,以及他們在中國的求學,、工作,、生活和愛情,他們?nèi)绾稳谌胫袊?,親身感受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其間有很多生動感人的故事。這些充滿真情實感和個性色彩的故事,,生動地向世界展示發(fā)展中的中國和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是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次新的嘗試與突破。據(jù)悉,,中譯出版社目前已經(jīng)與15位知名漢學家簽署了寫作計劃,,并開始陸續(xù)出版。
3月14日的發(fā)布會上,,中譯出版社又有新的收獲,,與瑞典漢學家林西莉女士和法國漢學家白樂桑先生分別簽署了“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兩本新書的約稿協(xié)議,邀請他們寫作自己的中國故事,。
白樂桑是法國知名漢學家,,也是法國教育部漢語教學總督學,多年來致力于在法國推廣漢語教學,。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意義重大,,能夠以一種不同的視角來介紹、解讀中國,。他透露,,自己打算撰寫兩本新書:一本是自己在中國生活、學習的經(jīng)歷,,從跨文化的角度介紹中法文化差異,以及自己從對中國文化的不了解到逐漸有所感悟的心路歷程,;另一本是從自己的角度,,寫一本適合西方人的漢語教材。
據(jù)悉,,“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今年還將陸續(xù)推出多本新書:法國女演員白露娜的《法蘭西女孩——學做中國人》,、格魯吉亞漢學家瑪琳娜的《格魯吉亞的玫瑰》、土耳其漢學家吉萊的《從伊斯坦布爾到北京》和波蘭卡伊丹斯基的《我生命中的中國》等,。(倫敦3月15日電 駐倫敦記者 林衛(wèi)光)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中國故事 外國人寫作中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