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臺灣國光劇團攜新編京劇來滬
中新網(wǎng)上海3月7日電 (王笈)臺灣國光劇團7日在滬召開新編京劇《金鎖記》與《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以下簡稱《王熙鳳》)座談會暨媒體發(fā)布會,,分享兩岸京劇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來自中國臺灣地區(qū)的國光劇團,因環(huán)境不同孕育出了不同風貌的京劇藝術(shù),。此番來滬,,劇團將由臺灣文藝獎得主魏海敏主演、攜帶具有國光“新美學京劇”特色的新編京劇《金鎖記》與《王熙鳳》與大陸觀眾分享,,展現(xiàn)魏海敏從正工青衣到新時代新編京劇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魏海敏是梅派大師梅葆玖的首席弟子、當今海峽兩岸最具代表性的京劇旦角表演藝術(shù)家,。當天在接受中新網(wǎng)記者采訪時,,她表示,《金鎖記》《王熙鳳》與上海頗有淵源,,此次來滬表演這兩臺戲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金鎖記》(原著作者)張愛玲在上海生活了很久,。京劇演出張愛玲小說,,我們國光劇團的《金鎖記》是第一出?!?/p>
《王熙鳳》則出自古典小說《紅樓夢》,,是已故名伶童芷苓于上世紀80年代在上海京劇院的代表作。該劇歷經(jīng)“大陸原創(chuàng),、臺灣二度創(chuàng)作演出,、回流大陸”,體現(xiàn)了兩岸戲曲交流、共同創(chuàng)作的深刻意義,。
上海著名文學評論家毛時安表示,,《金鎖記》與《王熙鳳》兩臺戲?qū)τ诖箨懹^眾來說親切又新奇,是海峽兩岸文化人的共同心愿,,“臺灣地區(qū)戲曲氛圍和大陸的不太一樣,,魏海敏堅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對梅派藝術(shù)有重要貢獻,,一方面是堅守,,另一方面大膽創(chuàng)作許多新的劇目、爭取新觀眾,?!?/p>
值得一提的是,《金鎖記》與《王熙鳳》此前在臺灣上演時受到了年輕觀眾的關(guān)注,,為海峽兩岸戲劇人“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劇場”帶來了啟發(fā),。
在魏海敏看來,戲曲近年來的“大熱”源于其精彩的演出形式,,“戲劇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還是很重要的,,是真正的精神糧食,而且是屬于中國文化的,?!?/p>
新編京劇《金鎖記》與《王熙鳳》將于24日、26日在上海東方藝術(shù)中心上演,。
編輯:薛曉鈺
關(guān)鍵詞:臺灣國光劇 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