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清代瓷器的創(chuàng)新高峰:恬淡高雅的雍正瓷
小件器皿線條柔和含蓄,、輕巧俊秀,,實用而美觀。大件器皿端莊典雅,,講究線條變化,,質(zhì)樸古拙,比例協(xié)調(diào),、輕盈秀麗,、規(guī)整而不厚重。
這其中,,始創(chuàng)于康熙晚期,,成功于雍時期的粉彩是清代瓷器的一個新成就。
粉彩(將五彩的各種色彩加入一種白色彩料玻璃白)的出現(xiàn),,改變了色料的性能,,讓繪瓷工人能利用渲染的手法,,繪出比五彩更為精確、真實,,色彩更加豐富的畫面,,因此粉彩被稱為我國傳統(tǒng)彩瓷中瑰麗的晚霞。
雍正時期的粉彩瓷在造型,、胎釉,、彩繪等方面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色彩柔而不艷,。雍正粉彩瓷以白地彩繪為主,,還有各種色地彩繪,如珊瑚紅,、淡綠,、醬地以及墨地等。
有些盤,、碗類小件器物玲瓏剔透,,在施彩的紋飾周圍,側(cè)視往往可見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暈”,。雍正粉彩瓷器的裝飾題材以花鳥、山水,、人物圖案為主,,尤以花卉見長。它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沒骨”技法,,突出陰陽向背,,濃淡相間,層次清楚,,富有立體效果,。
雍正斗彩和明成化斗彩相比,在紋飾布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藝方面都有了進步,,無論是色彩還是花紋圖案都比以前更為精細,用彩較薄,,色調(diào)顯得非常柔和淡雅,。
在此基礎(chǔ)上,引入了琺瑯彩和金彩,,形成了斗彩加金彩,、斗彩加琺瑯彩的新工藝,斗彩瓷在原有的紅,、黃,、綠,、紫、赭色之外,,又增添了粉紅,、胭脂、藕荷,、玫瑰,、湖水綠等多種顏色,更顯美麗嬌艷,。
以花鳥人物為裝飾題材的雍正斗彩,,釉下青花勾線,釉上填繪各種色彩,,均填彩準確,,不出邊線,且追求色彩的變化,,在一朵花內(nèi)填以紫紅黃綠青等多種色彩,,制作工藝已經(jīng)相當(dāng)成熟。
雍正時的琺瑯彩與康熙時也有顯著區(qū)別,,在制作工藝上更為精細,。康熙時,,一般都是帶彩地的較規(guī)矩的圖案畫,。而雍正時,都是不帶彩地的繪畫,,特別是講求畫意,,而且繪畫題材也多了起來,如花鳥,、山水,、松、竹,、梅等,,表現(xiàn)的形象極為生動。
雍正瓷的紋飾仍然以繪畫為主,,也用刻,、印、雕塑等手法,。風(fēng)格從華麗趨向纖柔精細,。圖案工整別致。畫中的花卉,、禽獸非常生動,,繪畫紋飾有纏枝花卉,、折枝花卉、過枝花卉,、松竹梅,、皮球花、八桃,、花鳥,、花蝶、云龍,、云鳳,、團龍、團蝶,、八寶,、壯丹、喜鵲登梅,、山水,、人物、西廂記,、嬰戲圖,、十六子、仕女圖,、八仙人及樓臺殿閣等,。
正如前文中的介紹,雍正這一朝代雖然只有十三年,,但制瓷工藝和成就卻達到了清代官窯的頂峰。其質(zhì)量之精美,,花色品種之豐富,,藝術(shù)水準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無法比擬的,。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清代瓷器 創(chuàng)新 雍正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