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悅讀 悅讀
3個“老鐵路”,一個小站一個家
新華社南昌1月19日電題:3個“老鐵路”,,一個小站一個家
新華社記者余賢紅
漫長的滬昆線上,有這么一個特色小站:全站總共3個人,平均工齡超過30年,有場院,、有菜地,、有雞棚、有廚房,活脫脫一個“三口之家”,。
“這是真正的綠色食品,連鳥都搶著吃!”時至中午,孫奇亮挽著袖子,喜滋滋地從菜園子走出來,向記者展示剛摘出來的大白菜。“侯哥”一手持鏟,一手熟練地抖動著炒鍋,“老方”麻利地沖洗擺放碗筷,一桌菜馬上做好,。
“老方”不老,名叫方澤文,。身材魁梧,無奈頭發(fā)白得早,謝頂快,,被二人這么“尊稱”,。自2006年開站就在這上班?!傲亮痢睂O奇亮是站長,快50歲了,對這個萌萌的稱呼也不介意,轉(zhuǎn)到這個車站上班有7年了,。“侯哥”侯新龍,一身“猴氣”,兩年前“入伙”,炒菜做飯招招見功,。
他們仨所在的南昌鐵路局上饒車務(wù)段河潭埠站是一個五等小站,也是鐵路系統(tǒng)等級最低的車站之一,。小站雖小,作用不小:春運期間,車站日均通過200多列火車,日常還有繁忙的檢修作業(yè)以及設(shè)備發(fā)生故障時的應(yīng)急處置。在小站??砍^20分鐘的貨車,不管多晚,,都需要他們“試風”作業(yè),以確保列車剎車安全。
河潭埠車站位于上饒市弋陽縣清湖鄉(xiāng),一棟2層小樓孤零零地立在一片田野中,,與農(nóng)家屋舍相距很遠,。工作期間,這3個人活動范圍僅限于長約2公里的股道和車站小樓。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最難熬的是孤單,與哥仨日夜作伴的只有呼嘯而過的火車,以及后院雞棚的14只雞,。
3個爺們唱好一臺戲,。作為“一家之長”,“亮亮”負責把總關(guān),并組織業(yè)務(wù)學習,對工作關(guān)鍵點和風險點了然于胸?!昂罡纭焙汀袄戏健必撠熑粘V凳?協(xié)調(diào)上級調(diào)度員,組織工務(wù),、電務(wù)、供電等部門開展工作,包括進行“試風”作業(yè),。
去年夏季一周末,受天氣影響,上饒車務(wù)段多臺電腦和網(wǎng)絡(luò)交換機被雷電擊穿,而地處雷區(qū)的河潭埠站卻毫發(fā)無損,。原來,當天雖已回到上饒市橫峰縣家里的“亮亮”,眼看電閃雷鳴就要下雨,立馬通知當天負責值守的“老方”關(guān)好電源,由此避免遭雷擊。
車站行車室墻上懸掛的“安全天揭示牌”顯示,自2006年1月8日開站至今年1月18日,河潭埠站已安全運輸4028天,。
工作繁瑣細碎,這“一家子”卻干得有滋有味,。為活躍業(yè)余生活,這3個“鐵漢子”利用廢棄材料搭建起簡易羽毛球場,得空就練練手。車站無力聘請專職廚師,吃飯做菜都得自力更生,“侯哥”便主動擔綱大廚,并在后院辦起了菜園,搭好了雞棚,。
“這是我第二個家,。”“亮亮”說,,“大站有大站的作用,小站有小站的作用,大站運轉(zhuǎn)離不開小站的協(xié)助,。”(完)
編輯:周佳佳
關(guān)鍵詞:3個“老鐵路” 一個小站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