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126件盧浮宮珍寶來中國展現(xiàn)800年法國歷史
[導讀]世界上沒有哪家博物館像盧浮宮一樣,,既曾見證了國家王權的更迭,又是世界頂級藝術殿堂,。如今,,你可能不需走出國門,便能欣賞到盧浮宮里的傳世珍品——1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聯(lián)手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推出的開年大展“盧浮宮的創(chuàng)想——盧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正式與觀眾見面,,來自盧浮宮博物館八大藏品部和隸屬盧浮宮的歐仁·德拉克洛瓦博物館的126件套珍貴藏品漂洋過海,作客中國最高藝術殿堂,。
“盧浮宮的創(chuàng)想”展覽現(xiàn)場。(周淵/攝)
步入魔法森林的雷諾 ——讓·奧諾雷?弗拉格納爾(格拉斯,1732-巴黎,,1806)
美與歷史交融,,展現(xiàn)世界藝術殿堂誕生歷程
今天下午,在法方策展人的陪同和講解下,,記者得以進入展廳先睹為快,。 藍色基調的序廳中,,新蘇美爾時期的古地亞王子石雕與1795年入藏盧浮宮的大文豪讓·德·拉封丹大理石雕像分立于兩邊。據(jù)介紹,,此次展覽旨在向中國觀眾展現(xiàn)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藏珍品的全面性與生命力,,而對美的追求將兩者緊密結合,它們共同見證了8個世紀以來法國和盧浮宮豐富而復雜的歷史,。
1795年入藏盧浮宮的大文豪讓?德?拉封丹大理石雕像(周淵/攝)
展覽共分為“序幕——重修盧浮宮”,、“宮殿與王室收藏”、“盧浮宮與啟蒙運動”,、“拿破侖博物館”,、“從權力王宮到萬國博物館”以及“今日盧浮宮”六部分。126件珍貴藏品回顧了自12世紀末腓力二世在塞納河右岸建起軍事防御工事盧浮塔開始,,盧浮宮逐步擴建成王室宮殿,并吸引了各時期最優(yōu)秀的建筑師,、雕塑家,、畫家為之服務,18世紀,,隨著啟蒙運動展開,,盧浮宮正式成為博物館,以王室收藏為基礎的國家收藏品對公眾開放,,盧浮宮亦被賦予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
“拿破侖博物館”中,直徑近4米的拿破侖紋章圖案羊毛地毯頗為壯觀,,一只金黃色的雄鷹傲然挺立,,它曾被放置于在杜伊勒里宮寶座廳。有意思的是,,旁邊那座“奧古斯都皇帝玉雕像”上純金打造的飛鷹與之頗為相似,。據(jù)策展人介紹,這件古羅馬帝國時期的藏品由拿破侖征戰(zhàn)得來,,1801年入藏盧浮宮,,而他對古羅馬帝國的崇拜,也將雄鷹作為自己的象征,。這也暗合了這一時期拿破侖從鄰國掠奪藝術品,,并在盧浮宮中建立起全歐洲最大最漂亮博物館的歷史。
古羅馬皇帝裝束的路易十四騎馬像——弗朗索瓦?吉拉爾東(特魯瓦,1628-巴黎,,1715)
不僅傳承記憶,,更是最好的對話平臺
盧浮宮被稱為“法國大革命的孩子”,,除了享譽世界的蒙娜麗莎、維納斯和勝利女神等著名藏品,,盧浮宮宏偉的建筑群也曾是皇室宮殿,、王權的中心、巴黎城市發(fā)展的起源地,。展覽回顧了盧浮宮從最高王權所在地向世界藝術殿堂變遷的歷史,,發(fā)掘該建筑群的變遷與王室以及各個時期權貴、藝術家,、收藏家之間的關系,。
國博策展人楊桂梅指出,此次展覽的展品介紹十分簡潔,,而他們想呈現(xiàn)給觀眾最重要的信息是每件展品的來源及其歷史流轉經(jīng)過,。而各個時期盧浮宮建筑模型也將逐一呈現(xiàn),值得一看,。
法方策展人為觀眾講解。(周淵/攝)
“博物館不僅能傳承記憶,,更是最好的對話平臺,。”盧浮宮博物館館長讓·呂克·馬丁內(nèi)茲說,。盧浮宮與中國的淵源由來已久,,由華人建筑師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與皇室宮殿完美結合的標志性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去年,,盧浮宮迎來55萬中國觀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參觀群體。
“盧浮宮的藏品屬于全世界,,除了向全世界敞開大門,,讓它們走進觀眾的家也是我們的責任之一?!彼硎?,該展覽將持續(xù)至3月底,之后將赴香港地區(qū)巡展,。而今明兩年,,國博與盧浮宮博物館還將繼續(xù)開展合作。
三幢茅屋的風景畫——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萊頓,1606年-阿姆斯特丹,1669年)
編輯:陳佳
關鍵詞:126件盧浮宮珍寶 來中國展現(xiàn) 800年法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