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要建“小故宮” 港人多期待
2016年底,,香港特區(qū)政府政務(wù)司司長林鄭月娥宣布與北京故宮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在香港西九文化區(qū)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長期向北京故宮借入所藏文物展出,。消息一出,,這一擬建的博物館就被親切地稱為“小故宮”,。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小故宮”被很多香港人看做提前收獲的一份“中央大禮”,。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選址示意圖
這份大禮不簡單
據(jù)林鄭月娥公布的計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設(shè)置于西九文化區(qū),,預(yù)計2017年下半年動工,2022年完工,,該館的設(shè)計,、建造及籌備經(jīng)費,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捐贈35億港元(約合31.2億元人民幣)資助,。
擬興建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占地約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將逾3萬平方米。據(jù)了解,,博物館打算長期展出的北京故宮藏品多達近千件,,包括書畫、陶瓷,、青銅器等,,且預(yù)計借展品多數(shù)未在北京故宮展出過,更彌顯珍貴,。同時博物館設(shè)有專題展廳,,還將打造一個宮廷生活展廳,重建帝王生活的宮廷實景,。
“東方之珠”展故宮寶物,,這是珠聯(lián)璧合的好事。
林鄭月娥表示,,西九文化區(qū)的愿景是要建立一個國際文化樞紐,,加強香港與國際以及中國文化的互動與合作,所以故宮文化博物館落戶該區(qū)是最順理成章的,。多位立法會議員均對項目表示支持,,認為此項目為西九文化區(qū)“畫龍點睛”,體現(xiàn)文化區(qū)中西文化薈萃的特色,,推動香港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和帶動區(qū)內(nèi)的人流,。
林鄭月娥指出,這次不是一個簡單的“送禮”,,當中涉及文物出境安排,。香港特區(qū)政府康文署副署長吳志華近日表示,故宮收藏的180萬件文物中,,大部分都是一級品,。以往故宮文物于境外(包括香港)展出,都以120件為限,,一級品不能超過20%,。此次文化博物館能長期借展超900件故宮文物——“可謂從無先例?!?/p>
林鄭月娥介紹,,故宮博物院要長期借出眾多文物,必須與中央有關(guān)部委磋商,,并獲同意才可以做到,。香港《星島日報》近日分析稱,這并非簡單的文化合作項目,,這次“破例”反映中央對香港的特殊考慮,。
旅游界“喜出望外”
香港旅游界及文化界對“小故宮”充滿期待。
逾10名香港收藏家近日成立“支持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聯(lián)盟”,,稱建館是十多年來的“夢想”,,期望能盡快建成,“愈快愈好”,。一批香港市民也到立法會示威區(qū)請愿,,支持興建,認為可擴展香港的文化視野,。
大聯(lián)盟的成員們認為,,五千多年的歷史孕育出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香港作為中西文化匯聚的城市,,應(yīng)該建立更廣闊的文化藝術(shù)交流平臺,。香港蘇富比亞洲區(qū)行政總裁程壽康指出,香港一直被稱為“文化沙漠”,,故宮文化博物館能提供珍藏在故宮內(nèi)的國寶,,好比是“水,仲要系一個綠洲”,。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李國強指出,,《清明上河圖》、清代服飾展等歷次故宮展品來港展出都廣受歡迎,,吸引數(shù)以十萬計的香港市民和游客參觀,,說明了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靶」蕦m”可以讓市民游客通過參觀博物館來了解中國歷史文化,,也有益于開拓年輕人的視野、啟發(fā)年輕人的智慧,,對培育下一代有重要的意義,。
香港旅游業(yè)議會總干事董耀中表示,坐落在香港的故宮文化博物館必定能吸引大量游客,,為整個西九文化區(qū)增值,,香港旅游業(yè)界對此“喜出望外”。因為不論是北京故宮,,還是臺北故宮,,多年來一直是旅游勝地,有強烈的品牌效應(yīng),。李國強表示,,去年北京故宮有1600萬人次到訪,臺北故宮有500萬人次,,相信香港“小故宮”也能吸引“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來港”,。
香港故宮的興建計劃也讓臺北故宮感到了危機,。1月7日,臺灣《中時電子報》網(wǎng)站刊出題為“港建故宮,,臺迎勁敵”的文章,。
咨詢后須“決而行”
西九文化區(qū)管理局在1月10日下午啟動公眾咨詢活動,收集公眾對博物館設(shè)計和營運等意見,。
興建“小故宮”本來是珠聯(lián)璧合的好事,,近日卻被反對派以“繞過立法會”、“欠缺咨詢”,、應(yīng)建“香港本土文化博物館”等等為名,,大力反對。
身兼西九文化區(qū)管理局董事局主席的林鄭月娥強調(diào),,項目的推行依照所有程序,,無論在選址、征得西九董事局同意及馬會撥款方面,,所有相關(guān)的審批程序都是按部就班地做,。
“逢中必反,講什么文化,?”香港《東方日報》近日發(fā)表評論文章稱,,什么“欠缺咨詢”“黑箱作業(yè)”,問題關(guān)鍵壓根兒就不是咨詢過程的透明度,,而是展出的文物“姓中”而不是“姓英”,。如果來港展出的不是北京故宮博物院而是大英博物館的文物,現(xiàn)在批評的人當中,,十之八九屁也不會放一個,,反而會為香港與世界接軌歡呼鼓舞。香港《大公報》認為,,故宮文化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載體,,屬于整個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民,是一個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不是任何政治力量的產(chǎn)物,,用所謂“本土文化”與中華文化相比較,、相抗衡,絕對是無知,、荒謬之事,。
李國強批評有人以咨詢、司法復(fù)核等方法拖延項目,,欲令成本上升或項目胎死腹中,。他指出,香港以往很多文化項目均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須強勢推動建設(shè),。香港特區(qū)行政長官梁振英10日表示,希望博物館計劃能夠盡快落實,。公眾咨詢活動完成后,,不能議而不決,,還是要把項目向前推動,,讓香港人有多一個參與文化活動、享受文化生活的好去處,?!昂芏鄷r候我去北京故宮博物院都碰到很多游客,包括我們的青年人,?!绷赫裼⒄f,在香港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可讓香港人就近地接觸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相信香港市民會歡迎。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小故宮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