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定陵9件套復制絲織品明年展出
歷時兩年時間,,定陵出土的9件套絲織品復制品完工,并于昨日運至定陵博物館,。經過入庫登記之后,,這些絲織品將于明年陸續(xù)在定陵、長陵展出,。
昨天上午,,剛剛復制完成的2件袞服、1件褶袍在定陵會議室內露出真容,,絢麗的色彩,、華麗的圖案,令現場的觀眾無不為之驚嘆,。這些復制的絲織品,,在材料使用和工藝上都力求與明代接近,“除了新一點,,和皇帝以前穿的袞服基本沒什么區(qū)別,。”此次絲織品復制的主要負責人,、南京云錦研究所總工辦主任張洪寶表示,。
此次復制的9件套絲織品包括孝端皇后的女夾衣、2件袞服,、1件褶袍,、1雙氈靴護膝、4雙膝祙,,涉及云錦,、緙絲、刺繡三大門類多種工藝?,F場展示的孝端皇后綠織金妝花通袖過肩龍柿蒂緞立領女夾衣,,為立領對襟,袖部寬大,,袖口略微收緊,,胸部為二龍戲珠圖案,龍體矯健有力,,龍尾則繞到夾衣的背后,,極為生動。
復制品中唯一的一雙氈靴護膝十分引人注目,。氈靴的靴筒部分是用云錦工藝織造的絳紅素緞料,,凸顯護膝的華美;護膝以八寶云龍紋裝飾,,上部有兩“卍”字,,寓意“卍壽如意”;靴底有一層薄牛皮,,外面為兩層白粗布內夾棕,,氈靴外長達29厘米,“相當于42碼,,看來萬歷雖然身高1.7米左右,,卻是個大腳?!睆埡閷毐硎?。
“這些雖然是復制的絲織品,但價值可以等同于文物,?!笔晏貐^(qū)辦事處副主任王穎表示,此次復制委托南京云錦研究所進行,,其前身為江寧織造,,是明清皇家制造絲織品貢品的主要部門,技藝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有絲織品復制件都將按照文物規(guī)格編號,、保存,明年將陸續(xù)在定陵博物館,、定陵一展室,、長陵祾恩殿等展出,。
揭秘
直徑0.1毫米金線用掉8168米
此次復制最大的收獲是成功復制了W232黃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及W239紅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復制時依紋樣要求采用了“平織”,、“結”,、“慣”、“構”,、“盤梭”,、“搭梭”、“子母經”等七種織造技法,,“這些技藝基本把絲織品制作的技藝都涉及到了,,非常復雜,也是此次修復的難點所在,,但成品效果也因此更加完美,,這也表明絲織品制作工藝在明代已經達到高峰,非常成熟,。清代基本是對這些技藝的沿用,。”
W239紅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是修復中制作時間最長的一件,,十幾個工人花了一年多近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這件袞服的衣料緯密(即密度)達到了100,,常規(guī)的緙絲一般也就16,、18或者20,可見密度有多大,?!睆埡閷氄f,維密大做工就會很慢,,“如果讓一個人做的話要花10年時間,,我們很多工藝師一起做也花費了1800多個工時才完成,全部手工制作,?!?/p>
此次復制還嘗試了一些特殊材料的制作工藝。如在復制W239紅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時,,需要成色為98%的捻金線和孔雀翠羽線,。張洪寶介紹,成品捻金線的直徑僅0.1毫米,,且用量很大,,足足有8168米(628克)。此外,,為了使龍袍和袞服上面的龍看上去更立體,、栩栩如生,,龍身上大量使用了孔雀翠羽線,對孔雀毛的成色和精細程度都有嚴格要求,,用量足有400米長,。(記者 趙婷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定陵 復制絲織品 定陵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