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匡時香港2016秋拍將舉槌 呈現乾隆朝續(xù)寫的“天青”傳奇
“李唐越器久稱無,趙宋官窯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氣,,紋猶鱔血裂冰膚”,這是清代乾隆皇帝對宋代官窯瓷的贊美詩,,從中不難看出乾隆皇帝對宋瓷的推崇之情。
宋代是中國的瓷器藝術臻于成熟的時代,。宋瓷在中國陶瓷工藝史上,,以單色釉的高度發(fā)展著稱,其色調之優(yōu)雅,,無與倫比,。天藍色,栽化于宋柴,、汝,,有「雨過天青」之說,宋人孝天敬地,,文品殊絕,,凡事既盡其美,必有其韻,,以天青為至尊至貴之色,。至柴、汝之后,,絕于世間,后經五百載,,未遇盛世,,則此色不復出矣??蹈蓵r期,,天藍復現,乃政治清明,、盛世再現之征兆,,嘉慶之后,,天藍色又罕矣。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北宋汝窯青瓷
康,、雍二帝,,好古慕雅。至乾隆時,,仿古瓷器之盛行曠古未有,,仿古之精后世難及。但汝窯僅在宋徽宗當政的二十一余年間燒制,,生產數量極少,,尤為難得,并且由于汝窯的釉藥配方失傳,,燒造難度大,,所以,汝窯是清朝仿制的一個難點,。正因為難得,,所以仿汝窯釉色的瓷器基本上都是高檔陳設瓷和文房用具。
清乾隆 天藍釉六方瓶
此件清乾隆天藍釉六方瓶,,器型端莊穩(wěn)重,,猶如青銅器的靜穆,其色天藍,,仿宋汝窯之“雨過天青”,,為乾隆尊崇古代器皿,宋瓷美學之最高典范,。如此集中高度美學的瓷器,,應為唐英在景德鎮(zhèn)督陶官任職時燒制,唐英督陶期間,,恪職勤勉,,銳意革新窯務,仿古,、新創(chuàng)各種釉彩達五十七種之多,。
“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瓶為六方形制,凡六方瓶,、八方瓶類,,體量大者,成形不易,。此六方瓶,,非琢器拉胚成形,而是預先做好六片,,后粘合而成,,全過程沒有拉胚工具協(xié)助,,靠手塑造,極其考究工匠的工藝水平,,若瓷土揉打不結實,,或粘合技術不臻熟,易發(fā)生塌陷或窯裂,,成品率低,,故彌足珍貴。正如王世懋《窺天外乘》記:“蓋窯器圓者,,旋之立就,,倏忽若神。獨方物即至小,,亦須手捻而成,,最難完整,供御大率十不能一二,,余皆置之無用,。”
本品來源清晰,,傳承有序,。帶有原木盒,其盒上標簽“壹四七”與其出版物《七石翁遺愛品展觀圖錄》的編號“一四七”一致,,為完整保存品,,殊為難得。大阪美術俱樂部創(chuàng)建于1910年,,自創(chuàng)辦以來一直致力于古董珍玩的收藏及交易,,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其出版的藝術類圖書亦是收藏家用以借鑒的工具書籍,,此拍品的出版物即是由此俱樂部出版,。“七石翁”即湯川玄洋,,日本近代文人,,他知識淵博,出版過不少書籍,,有《近世雅人傳》,、《食養(yǎng)春秋》、《精華硯譜》等書籍,,廣交文人雅士,收藏頗豐,,有極高的藝術修養(yǎng),,涉獵茶藝,、文房、瓷器,、養(yǎng)生等研究,,本品即是他舊藏之一。
《七石翁遺愛品展觀圖錄》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匡時香港 2016秋拍 乾隆 天青 宋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