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五百年來一大千:聚焦張大千的4幅破億拍品
作為藝術(shù)品市場的“龍頭股”,,張大千這個名字往往伴隨著春,、秋大拍,,并以高價獨占鰲頭,。2016年11月12日晚,張大千山水巨制《巨然晴峰圖》亮相“嘉德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xiàn)代”專場,,力壓同時上拍的齊白石,、李可染、傅抱石,、林風眠等國畫大師作品,,最終以1億350萬元人民幣成交,。
在近代書畫市場上,,張大千的受眾最大,可謂遍布各地,,涵蓋歐美,,其作品一直處在高價區(qū)間。該幅作品是張大千迄今為止第四件在拍場上成交破億的作品,,此前三幅分別為《桃源圖》,、《嘉藕圖》和《愛痕湖》。
《巨然晴峰圖》
《巨然晴峰圖》 1億350萬元人民幣
《巨然晴峰圖》繪于上世紀40年代,,是張大千盛年時期,,畫作以山水為主體。從1940年赴敦煌之后到1957年是大千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中期,,也是他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成熟時期,。由于他深受敦煌壁畫的影響,,進而畫風為之一變,一改明清一味摹古,、脫離生活的文人畫之弊病,,開始創(chuàng)作了大量寫生記游作品,別有情趣,。
該作品約12.9平尺,,高168.5厘米、寬85厘米,。鈐印包括“張爰”,、“大千居士”、“張爰之印”,、“大千”,、“張季”、“笑白云多事等閑為雨”,。
作品還題有“巨然晴峰圖”“蜀郡張爰臨”“飛閣曉迎云作幕,,危亭夜回水為闌。千林萬壑商量遍,,坐我奇峰澈骨寒,。丙戌(1946年)重陽后一日題,大千居士爰,,沱水邨居,。”“此康熙內(nèi)府花邊羅紋,,下宋楮一等,,紙墨相發(fā),心手俱暢,,亦鄉(xiāng)居數(shù)年不可多得之一樂也,。爰又記?!?/p>
此外,,鑒定家謝稚柳曾在該作品題有“此故人張大千四十九歲之筆,臨巨然筆極少見,,為其平生杰作,,殊難得也。己巳(1989年)夏初,,謝稚柳觀因題”并有鈐印“謝稚”,、“稚柳”。
此作曾于2010年以728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6年后再次亮相拍場,,作品估價達6800萬-8800萬元人民幣,。經(jīng)過七位買家激烈爭奪,最終以9000萬元落槌(不含傭金),,按15%的傭金計算,,成交價達1億350萬元,上漲超過40%,。
在今年藝術(shù)品市場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巨然晴峰圖》成為此次拍賣會上的第一幅過億天價作品。
《桃源圖》
《桃源圖》 2.71億港元
2016年4月5日,,張大千《桃源圖》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以2.71億港元的天價成交,。而購買者正是“任性哥”劉益謙。事后,,他在朋友圈留下豪言壯語:“大千問世,,誰與爭鋒!”
《桃源圖》創(chuàng)作于1982年,,作品寬92厘米,,高209厘米,為張大千晚年潑彩山水畫的代表作之一,。
畫中大面積的墨彩交漬,、畫幅邊緣的山石與桃樹的精致描繪,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畫面左下方的小船與山澗引導觀者從圖式中去找尋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意境,。然而,張大千并沒有急于描繪“桃花源”的具體景致,,畫中主要部位大面積的變幻墨彩,,讓“桃花源”繼續(xù)保留著那份千古的迷人魅力。這正是繪畫藝術(shù)的魅力體現(xiàn)與神韻所在,。
早在1987年,,同樣是《桃源圖》,同樣在香港蘇富比,,以187萬港元拍出,,創(chuàng)下當時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拍賣的紀錄,。在本次拍賣會之前,,這幅作品的估價高達6500萬港元?!短以磮D》競拍現(xiàn)場,,藏家之間的爭搶十分激烈,競拍的買家還包括臺灣廣達電腦董事長,、大收藏家林百里,。歷經(jīng)近1小時的鏖戰(zhàn),,劉益謙最終以2.71億港元的天價成交。前后不到三十年,,這件作品漲價近145倍之多,。
《嘉耦圖》
《嘉藕圖》1.9106億港元
2011年5月31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舉行的“梅云堂藏張大千畫”專場拍賣會上,,短短1個半小時內(nèi),,25幅張大千珍藏全部拍出,成交總額達6.8億港元,。其中一幅張大千作于1947年的設(shè)色紙本立軸《嘉藕圖》經(jīng)過多輪叫價,,以1.9106億港元成交價。
作于1947年的設(shè)色紙本立軸《嘉耦圖》長約1.84米,、寬約0.9米,,以荷花入畫,寓意佳偶天成,。
畫中精工細致的描金朱荷,,在墨綠漬染的田田茂葉的襯托 下,富麗堂皇而無匠俗之氣,,濃陰中的雙棲鴛鴦色彩斑斕,、悠然自得。全畫氣度宏大,、層次井然,,是張大千潑彩潑墨畫法的代表作。
《嘉耦圖》在張大千的荷花題材中,,屬于非常大型的作品,。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其水線清楚,,以朱砂勾金,,細致描繪荷花形態(tài),并以荷花葉下的鴛鴦寓為高氏夫婦,。
《愛痕湖》
《愛痕湖》 1億80萬元人民幣
2010年5月17日晚11點半,,中國嘉德2010春拍近現(xiàn)代書畫 “借古開今—張大千、黃賓虹,、吳湖帆及同時代畫家”專場上,,眾所期待的張大千晚年巨幅絹畫《愛痕湖》, 經(jīng)過近60輪激烈叫價,,以人民幣一億零八十萬元的天價成交,。
此件絹本《愛痕湖》為張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絹本潑彩,寬76.2厘米,,長264.2厘米,,畫面描繪的是遠眺瑞士亞琛湖所見,,與張大千平生巨構(gòu)《長江萬 里圖》創(chuàng)作于同年,為張大千《愛痕湖》系列中最精彩,、尺寸最大的一幅,。
該作品于20世紀60年代曾獲展于紐約、波士頓,、芝加哥等地的著名畫廊,,2003年 又獲展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兩種文化之間》(Between Two Cultures)大型中國現(xiàn)代藝術(shù)展,是藝術(shù)史界共認的張大千潑彩山水最精彩的作品,。
畫面前景為青翠的山巒,,后景則一泓湖水,掩映其間,;湖的后岸,,又有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作品采用的手法,,為張大千開一代畫風的“潑彩”:抽象的墨與彩 “潑”出的山,如海浪般洶涌于畫面,;清晰,、謹飭的房舍,則靜處于“波濤”間,。構(gòu)思的宏闊,,與細節(jié)的清晰,有機地融為一體,。這是張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藝術(shù)與中國傳統(tǒng)文人藝術(shù)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現(xiàn)代的語言,對北宋雄偉山水的現(xiàn)代性翻譯,,不僅是張大千的藝術(shù)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最成功的“現(xiàn)代性 突圍”。1968年巡展后,,張大千本人親自將本作贈予現(xiàn)藏家,。
回首張大千作品拍賣來看,或許正如藏家這樣評價張大千的作品收藏:“任何時候購買張大千的作品都不晚”,。張大千一直被譽為“畫壇皇帝”,, 工筆、走獸,、風景,、人像一應(yīng)俱全,,他仿石濤能夠魚目混珠,,他在寫意,、潑墨潑彩技法上的創(chuàng)新,都突破了傳統(tǒng)中國畫的格局,。因此,,在海內(nèi)外市場上,張大千的霸主地位也從未動搖,。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五百年來一大千 聚焦張大千 4幅破億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