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看“太空蠶寶”吐絲結繭 香港中學生興奮雀躍
新華社香港10月27日電(記者張雅詩)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本月中旬順利升空并與天宮二號完成對接,。航天員繼而進行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科學實驗,其中“太空養(yǎng)蠶”的片段日前傳送到地球,,呈現蠶寶寶的最新姿態(tài),,讓學生們興奮不已,。
“一開始還擔心蠶蟲能否適應,,現在看見它們吐絲結繭,,好開心,!”看著蠶寶寶與航天員在無重狀態(tài)飄浮的畫面,,以及最近結成蠶蛹的新模樣,,香港高中生梁芷韻和同學們表現雀躍,。
來自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的梁芷韻,,與王嘉寶,、黃采妍和鄧梓儀等同學設計的“太空養(yǎng)蠶”實驗項目,于去年在“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實驗方案設計比賽”中獲獎,,并被選中與航天員一同升空,。其余兩個獲選升空的得獎項目是“水膜反應”和“雙擺實驗”。
參與設計這3個實驗項目的老師和學生,,早前獲邀到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觀看神舟十一號升空,。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同學們均表示難以忘懷,。
“氣氛很好!那是美好的回憶,!”鄧梓儀介紹,,他們于10月16日吃過晚飯后,啟程前往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由于現場附近封路,,他們于17日清晨2時到達現場,一直守候至黎明時載人飛船點火發(fā)射,。
“附近一直有廣播講述預備升空的情況,,最后全場幾百人一起倒數,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動,!”梁芷韻表示,,雖然天氣寒冷,晚上只能在車上休息,,但能見證這重要一刻,,一切都是值得。
黃采妍告訴記者,,最讓她感動的是,,伴隨航天員升空的不僅是實驗裝置,還有盛載了同學們心血的成果,。
宣基中學物理老師周穎熙表示,,每當收到實驗設計比賽承辦方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傳來有關蠶寶寶的最新資訊,他都會迫不及待與同學們分享,,以推動年輕人對科學的熱情,。
蠶寶寶們升空大約一周后開始吐絲并結繭,一切按照預期中進行,。但同學們沒有滿足于此,,反提出更多疑問,例如當航天員觸碰蠶蟲時,,為何它沒有依附在航天員手上,?經過查考,,同學們發(fā)現這與物理學上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有關。
問到若將來有機會與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見面,,同學們最想跟他們說什么,?“首先是多謝他們悉心照顧蠶寶寶,聽說他們凌晨也會起來觀察蠶蟲的狀況,?!绷很祈嵳f,由于在地球上無法模擬失重狀態(tài),,他們設計實驗時一切只能假設,,因此很想知道航天員在進行實驗時有否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
“太空養(yǎng)蠶”實驗的年輕設計者,,對實驗結果萬分期待,,假如在太空產生的蠶絲質量像他們預期的一樣,比在地球產生的更粗和強韌,,他們希望能把它應用于制作航天服,,從而為航空事業(yè)作貢獻。(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太空蠶寶 神舟十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