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杭州“五杭”致敬“匠心” 傳承中華璀璨手工業(yè)文明
英國費頓出版社出版的《經典設計》一書,,收錄世界范圍內999款經典產品,,其中與美國哈德森火車,、英國飛機和瑞士勞力士手表等齊名的是張小泉剪刀。因其誕生年代最早,,設計經典,,在此書中排名第一位,。
張小泉剪刀源自浙江杭州,,是“杭剪”的代表之一。其與“杭扇”王星記,、“杭線”都錦生,、“杭粉”孔鳳春和“杭煙”宓大昌是杭州手工業(yè)史上著名的“五杭”,是中華老字號當代發(fā)展的縮影,。
1921年,,都錦生首創(chuàng)中國第一幅黑白絲織風景織錦《九溪十八澗》?!《煎\生提供 攝
國家級非遺傳人施金水和他手工鍛造的剪刀 張小泉提供 攝
“五杭”經歷數(shù)百年傳承,,其中“杭煙”宓大昌已退出市場,剩下“四杭”仍熠熠生輝,。在傳統(tǒng)手工業(yè)向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發(fā)展道路中,,“五杭”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揚工匠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讓杭州特產再次走向世界,。
錢塘手工業(yè)發(fā)達孕育“五杭”
杭州獨特的手工業(yè)產品“五杭”,,其誕生和發(fā)展繁榮有著深厚的歷史和人文因素。
《南史》中記載著一個故事,,南朝齊代錢塘縣令孫謙深受杭州人愛戴,,在他離任時,杭州老百姓送上了大批土特產“縑帛”——一種白色娟,,質地細膩,,可以在上面書寫繪畫而不漏水。這是“五杭”之一“杭線”較早的文獻記載,。
南宋定都杭州,,北方大批勞動人民南遷入杭,原北宋的工匠們也隨之遷往杭州,,這些匠人中有織錦藝人,、制扇藝人等,他們將精湛的宮廷技藝帶到杭州,,促進民間的絲織業(yè)發(fā)展,,也奠定了杭絲“都錦生”和杭扇“王星記”發(fā)展的基礎。
“機杼之聲,里巷相聞”,,當時杭州北橋一帶,,民間絲綢作坊發(fā)展繁榮,所產絲綢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品種多樣,,有綾,、羅、錦,、克絲,、絹和綢等。
“杭州的手工業(yè)發(fā)展歷史久遠,,至北宋已有相當?shù)囊?guī)模,。”杭州市古都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正秋教授,,早在1984年就做過考證,,他在一文中如是說。
“杭州歷朝歷代人文薈萃,,自然和人文資源豐富,,手工業(yè)發(fā)展比較快,到晚清民國時期絲織業(yè)非常發(fā)達,,流傳到現(xiàn)在還有萬事利,、都錦生等著名企業(yè)?!闭憬∫菹蓵嬙撼崭痹洪L兼秘書長,、浙江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楊光宇說,。
或是受到杭州手工業(yè)蓬勃發(fā)展的吸引,,在明萬歷年間,安徽人張思佳將“張大隆”剪刀鋪遷至杭州,,在大井巷搭棚設灶,,制作刀剪。因工藝精湛,,又用好鋼,,張思佳做出的剪刀鋒利耐用,一時名聲大噪,、生意興隆,。后來,不少人冒充“張大隆”字號,。明崇禎元年,,張小泉從父親張思佳手里接過剪刀鋪,,用自己名字重新命名,以防盜用,,“張小泉”字號由此而來,,至今已有388年歷史。
在張小泉字號誕生約200年后,,杭州蕭山籍人氏孔傳鴻將自己的“孔記香粉號”改名為“孔鳳春”,。清末,洋化妝品已傳入中國,,孔傳鴻則認為,,中國流傳數(shù)千年的古方、醫(yī)書中,,有香粉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他從古書中摸得門路,并四處拜訪化妝品制作匠人,,學得制作鵝蛋粉和生發(fā)油的技藝,。
孔傳鴻將香粉店開在杭州清河坊上,因其地理位置佳,,不少上城隍山燒香的香客,、游覽西湖的游客,路過此地都會選購,,孔鳳春因此聲名遠播,。后來,清朝慈禧太后喜愛孔鳳春鵝蛋粉,,其被列為貢品,。至今,鵝蛋粉依然是孔鳳春拳頭產品,。不止孔鳳春鵝蛋粉,歷史上,,張小泉剪刀,、王星記扇子,都曾經被列為“貢品”,。
在孔鳳春誕生后十三年,,即清光緒元年,王星齋吸取了杭扇精華,,創(chuàng)立王星記扇莊,,成為“杭州雅扇”對外的窗口。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杭州之繁華從古詩中可一窺究竟,。直到清朝范祖述將“五杭者,,杭扇、杭線,、杭粉,、杭煙、杭剪也”收錄到《杭俗遺風》中,,杭州為人稱贊的手工業(yè)文明早已深入人心,。
俯仰之間,“杭煙”因不允許民間生產,,已退出歷史舞臺,。“五杭”發(fā)展至今,,演變?yōu)橹腥A老字號——張小泉,、孔鳳春、王星記和都錦生,,經典傳承,。
工匠精神“聯(lián)姻”非遺
古時,人們把手藝人稱為匠人,,其對產品一絲不茍,,和當下提倡的工匠精神一脈相承。時光流轉,,擁有精湛技藝的手藝人越來越少,,傳統(tǒng)手工業(yè)逐漸被現(xiàn)代化機器所取代,其技藝漸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不變的是中華老字號深厚的文化底蘊,匠心在當下依然閃耀,。
一個周六的早晨,,84歲的施金水老人,來到杭州拱墅區(qū)拱宸橋畔,,在手工藝活態(tài)展示館內教導他的三位徒弟,,如何“打”剪刀,他是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試鋼,、試鐵、拔坯,、開槽敲斷,、打鋼,、嵌鋼……”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共有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依靠工匠謹遵“良鋼精作”的祖訓,,以及嫻熟的技藝,,才能保持質量穩(wěn)定。
如今施金水最大的徒弟已五十多歲,,看著徒弟們鍛打鋼鐵,,施金水在一旁評價道:“基本的幾個品種他們會做了,其他的還不行,?!?/p>
老匠人對徒弟的嚴格,一如當今工業(yè)化生產強調的嚴謹,。手工藝活態(tài)展示館內,,展示的是張小泉非遺制作技藝,而在杭州富陽張小泉五金科技園內,,則是現(xiàn)代化標準化的生產場面,。
“在堅持良鋼精作的基礎上,張小泉持續(xù)創(chuàng)新,。我們從德國引進生產設備,,從瑞士進口最好的鋼材,將生產過程中憑老師傅經驗觀察的熱處理,,轉變?yōu)榭闪炕臒崽幚淼?。張小泉作為手工藝傳統(tǒng)品牌,工匠精神貫穿了發(fā)展始終,?!备淮嚎毓杉瘓F董事長、杭州張小泉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標說,。
目前,,張小泉產品從刀、剪,、鍋具等現(xiàn)代五金工具,,擴展到湯婆子、子孫桶,、銀質燒水壺和聚寶盆等婚嫁系列產品,?!般y質燒水壺每把售價約3萬元人民幣,,光張小泉上海2家門店,一天就能賣出3至5把,?!焙贾輳埿∪獙崢I(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夏乾良說,。
不止張小泉,王星記也在扇面材料上不斷創(chuàng)新,。在一款禮品扇中,,王星記扇面采用絲綢和宣紙復合物,并首次運用燙金工藝,,使得手工扇既挺括,、牢固又美觀貴氣,深受中外來賓喜愛,。
作為惟一的“杭州織錦”非遺保護單位,,都錦生也在傳承中恪守著創(chuàng)新之心。
都錦生織錦技藝共有58道工序,,它可以根據一幅照片或者繪畫作品,,通過絲織的方法再現(xiàn)自然風光或人物肖像等。兩年前,,都錦生和浙江大學合作,,將其非遺傳承中核心的意匠設計,通過“計算機讀入系統(tǒng)”,,從圖片或照片中直接形成意匠圖,,通過傳統(tǒng)織錦工藝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結合進行創(chuàng)作,成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文化衍生品,。
目前,,都錦生織錦形成了像景織錦、裝飾織錦和服用織錦三大系列,、一千六百四十余個花色品種,,成為中國生產規(guī)模最大、花色品種最多和工藝最復雜的名錦之一,。
“希望都錦生能跨越年代,,讓以前沒有用過的人接受我們的產品,這樣才能不負工匠精神的傳承,?!焙贾荻煎\生實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徐翀說。
老字號的國際化步伐
“五杭”的誕生源自杭州深厚的手工業(yè)文化底蘊,,其發(fā)展繼承了杭州數(shù)百年工匠精神,。“五杭”在發(fā)展中,,國際化視野貫穿其發(fā)展脈絡,,如今在創(chuàng)新的帶動下,它們向國際市場再出發(fā),。
早在1915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五杭”中有“兩杭”——王星記折扇和張小泉剪刀,,就初登世界工業(yè)競技舞臺,均斬獲獎項,。此后十一年,,張小泉剪刀又參加費城博覽會,榮獲銀獎,。同年,,剛剛成立五年的都錦生攜彩色古畫織錦《宮妃夜游圖》也參加了此次盛會,來自中國的織錦技藝在國際上大放光彩,,榮獲費城博覽會金質獎章,,這也是中國織錦在國際舞臺上獲得的第一個金獎。
在1929年首次西湖博覽會上,,王星記折扇,、張小泉剪刀、都錦生絲綢和孔鳳春化妝品作為杭州手工業(yè)的優(yōu)秀代表均參展,,受到市民們歡迎,。
其中,都錦生絲織廠還展出了由都錦生先生首創(chuàng),,當時還處于試制階段的西湖綢傘,。其以富陽出產的淡竹為骨,以西湖風光為圖案,,被贊為“西湖之花”,。據當年在場的唐迪文老人回憶,“騰”的一撐,,那片云彩能輕易勾走你的全部視線,。一時購者如云。
歷史上,,都錦生的織錦,,張小泉的剪刀都曾是“國禮”,跟隨中國領導人出訪,?!拔搴肌币捕啻伪贿x為工藝禮品,代表杭州手工業(yè)產品,,在國際交往中頻頻亮相,。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今年開始,,張小泉國際全球合作步伐加快,。其和德國慕尼黑鋼鐵廠和日本鋼廠,正在籌備成立全球五金研發(fā)實驗室,定向在市場,、材料和工藝層面展開合作。第一批產品將于今年10月面世,。
今年9月,,王星記在此前和迪奧、美素等國際品牌的合作過程中積累經驗,,攜手萬事利,,在產品、營銷渠道等方面達成跨界合作,,推出既代表杭州手工業(yè)特色,,又符合國際審美的禮品盒。
既有走出去的國際化,,更有“家門口的國際化”,。
都錦生發(fā)揮自身擅長提花絲綢的長處,向國內外服裝品牌提供真絲面料,,甚至用全國惟一的杭羅——“花羅”面料,,生產睡衣等家紡產品,和國際大牌一爭高下,。
杭州張小泉剪刀廠董事長張國標認為:“‘家門口的國際化’要做的工作更多,。國內市場上,不僅僅是國內品牌之爭,,還有和國際大牌的競爭,。我想只要有強烈的和國際品牌進行溝通交流的意愿和胸懷,國際化視野才會越來越廣,,品牌的國際化競爭能力才會越來越強,。”
編輯:陳佳
關鍵詞:杭州“五杭” 致敬“匠心” 傳承中華璀璨 手工業(y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