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煎中藥的時間不當 或許會引起中藥中毒
煎中藥時間不當引起中毒的案例
一馬姓女子喝了碗治面癱的中藥后,,突然惡心,、嘔吐,,送到醫(yī)院一查,,居然是急性中毒了,。原來,,這中藥里含有“白附子”,,必須煎兩個小時以上,??伤宓臅r間太短了,,結(jié)果治病的藥變成了毒藥。
醫(yī)生要來藥方,,確定藥方無誤,,只是其中有一味中藥是白附子,這是有毒藥物,,有毒成分主要是烏頭堿類生物堿,。白附子必須煎夠時間,可患者才煎了1個小時就服用,。
白附子是一劑好中藥,,但是用得不好也是毒藥,比如炮制,、配伍不當,,或煎煮時間不夠,都會引起中毒,,出現(xiàn)嘴唇,、手腳發(fā)麻、胸悶,、胃部燒灼,、惡心、嘔吐,、腹瀉,、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等癥狀,嚴重的會昏迷,,呼吸暫停,,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怎么煎中藥才正確
實際上,,煎中藥是中藥里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當中藥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后,,這一過程就停止了。再連續(xù)不斷地煎,,不僅不會使藥物內(nèi)的有效成分繼續(xù)析出溶解,,反而會令藥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斷蒸發(fā)而減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長 時間的高溫中遭到破壞,,導(dǎo)致藥效降低,。其次,過分濃縮的藥汁又會加重苦味,,給患者服藥帶來困難,,服藥后會產(chǎn)生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有些藥物需要特殊的煎煮方法,,在藥方中醫(yī)生都會注明,如先煎,、包煎,、后下藥、溶化(烊化),,其它還有另煎,、泡服、沖服,、煎湯代水等的用法,,在服藥前一定要問清醫(yī)生或藥師,相信如果能夠正確煎煮及服用方法,,就能真正發(fā)揮藥物的作用,,達到治病的目的。
開了藥方之后,,我們一定要認真的聽取醫(yī)生的建議,,不要隨便的煎煮中藥,否則這樣只能會影響藥效發(fā)揮,,影響疾病的治療功效,,大家一定要把握好煎煮中藥的時間,。
編輯:趙彥
關(guān)鍵詞:煎中藥時間不當 中藥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