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80后為何過起了“996”的生活?
年 巍
筆者是一個80后,在我們上學的年代,,很多人都聽說過某公司員工“N連跳”的新聞。那時,,我們試圖拿著鏡子去審視一切,一方面義憤填膺地指責涉事企業(yè)唯利是圖,,不關心員工利益,,另一方面飽含同情地建議員工維護自己的利益,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墒牵斘覀冞M入職場后,,不少人卻過起了“996”工作制的生活,,不禁恍然大悟:原來鏡子里的員工正是自己。
對于“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雖然很多80后員工嘴上說辛苦,,但行動上只能服從,。除了少數“沒良心的”,,大多企業(yè)都會給員工一定的加班費,,于是為了多掙錢或者實現職業(yè)目標,有的80后員工也就欣然接受了加班狀態(tài),。
網上曾有人調侃,,80后是最辛苦的一代。80后剛上大學,,大學就開始收費了,;80后剛參加工作,單位分房就結束了,;全面放開二孩剛一公布,,就有人為80后捏把汗,作為獨生子女,,他們將要面對上有4老,、下有2孩的局面……當我們拿到每月的工資條,看見養(yǎng)老保險,、住房公積金的錢越扣越多,,只能唉聲嘆氣一下,然后鼓勵自己繼續(xù)奮斗。
盡管我們終于長大并學會接受現狀,,開始為喂飽自己,、養(yǎng)活家庭、買房買車,、升職加薪而憂心苦惱,,但還是不甘愿從內心接受自己終將平庸的現實。我們從小接受的信條多半是“知識改變命運”,,道理有可能是正確的,,但短期內無法在很多人身上適用。當詩歌和夢想的話題,,變成了車子,、房子和票子,有時我們發(fā)現,,夢想就是夢想,,能實現的都不叫夢想了。
現實社會是個巨大的金字塔,,等到我們真正投身其中的時候,,才猛然發(fā)覺自己從未被告知有朝一日會成為塔底的大多數,而只是日復一日地堅定著沖向塔尖的信念,。在整個攀爬的過程中,,單靠智慧和努力或許都無法成功,畢竟現在影響一個人的發(fā)展甚至成功的因素太多了,,比如你爹是誰,,你們家是否要拆遷等。
每天早上醒來,,刷著朋友圈,,看著那些曬美景、曬美食,、曬自拍,、曬幸福的內容,或許我們有時會感到五味雜陳,。同質化的生活方式,、單一的生活目標、高效的社會運作模式,,讓你不得不從和別人的比較中獲取成就感,。誰家又生孩子了,誰家又在北京幾環(huán)內買房了,,誰家買的股票又漲了……是否像別人一樣生活,,就會成為所謂的“人生贏家”,?
選擇不可怕,可怕的是選擇很少,。頭上罩著巨大的玻璃天花板,,心中隱忍的理想就在天花板之上,看得見,,摸不著,。這個玻璃天花板到底是什么,沒人能說得清,?;蛟S正如那首歌唱到的,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996”工作制 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