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二十國集團領(lǐng)導人杭州峰會 二十國集團領(lǐng)導人杭州峰會
記者手記:從“茉莉花”到“歡樂頌”
9月4日,演員在表演《歡樂頌》,。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從借助高新科技演繹的水上芭蕾《天鵝湖》,,到新編民歌《難忘茉莉花》,,再到經(jīng)典《歡樂頌》,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進行著一輪輪的跨文化對話,,從而傳遞出人類共通的情感元素和情感力量。
當前,,世界經(jīng)濟又走到一個關(guān)鍵當口,,國際社會對二十國集團充滿期待,對本屆峰會寄予厚望,,這就需要各國之間增進理解交流,,加強溝通合作,“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而文化藝術(shù)是不同國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溝通的最好方式,,無論是色彩,、音符,還是線條,、舞步,,都能跨越時空的障礙,消除語言的藩籬,,直指人心,,互通情意,使各民族文化元素水乳交融,。因此,,經(jīng)濟峰會輔以文化盛宴,可謂匠心獨運,。
唯有文化,,最能致遠?!盾岳蚧ā吩冢玻埃岸嗄昵?,就傳播到西方,以婉約柔美的氣質(zhì),,在西方聽眾的心目中,,成為中國民歌的杰出代表,最終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譜入歌劇《圖蘭朵》,,進入西方藝術(shù)的殿堂,。而由德國詩人席勒作詞、音樂家貝多芬作曲的《歡樂頌》,,首演也已近200年,,但是“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的歌聲經(jīng)久不衰,同樣受到中國聽眾的歡迎,。特別是在當前,,各國正需要同舟共濟之時,《歡樂頌》更凸顯出其深遠意味,。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蔽覀兗饶茏囗懕久褡宓奈幕?jīng)典,也能演繹其他民族的傳世之作,,這種既向先人學習,,又向外人學習,既強調(diào)本國傳統(tǒng),,又學習他國所長的心態(tài),,正是文化自信的充分體現(xiàn),有這樣的一種文化自信,,我們不但能成為世界經(jīng)濟大潮中的弄潮兒,,而且更應成為全球文明大潮中的弄潮兒。(完)
編輯:周佳佳
關(guān)鍵詞:記者手記 “茉莉花” “歡樂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