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中國古代邪學派畫家的畫 到底邪在哪
上一期談到,,以拾得和尚作畫的明代畫家張路被歸類為“邪學派”畫家?!靶皩W”究竟何指,?“邪學派”又有何人?
畫史中,,并無“邪學派”這樣一個繪畫門派,。張路等人之所以被視作“邪學派”畫家,乃是出于后世畫論者對其畫風的評價,。
柳蔭人物圖 明 鄭文林
明代學者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明代畫家予以品評,,其中寫道:“若鄭顛仙(鄭文林),、張復陽、鐘欽禮,、蔣三松(蔣嵩),、張平山(張路)、汪海云(汪肇),,皆畫家邪學,,徒逞狂態(tài)者也,俱無足取,?!?/p>
高濂對諸人的評價得到了其他論者的認同。明代著名收藏家,、鑒賞家項元汴的《蕉窗九錄》中有同樣的記載,。作為當時極具盛名的書畫收藏鑒賞家,項元汴的點評無疑 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明代另一學者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中也對上述諸人作品嗤之以鼻,,譏諷諸人的畫作“辱吾之幾榻也”。
那么,,在明人眼中,,何以稱作“邪學”呢,?高濂的品評已經(jīng)給出答案——“徒逞狂態(tài)”,。在鑒賞家看來,,諸人畫作一味追求恣肆、狂放,,而流于草率,。《無聲詩史》為張路作傳,,認為其作畫多“草草而就”,;《明畫錄》稱鐘欽禮“縱筆粗豪,多乏氣韻”,;稱蔣嵩“行筆粗莽,,多逾矩度”。
右圖為鄭文林《柳蔭人物圖》,,該圖以潑墨側鋒,,拖泥帶水,盡情揮寫亂石老柳,;以細碎之筆,,密點柳葉,疾寫雜草,。畫中人物偏頭斜目,,舉止怪誕,神情詼諧,,顛狂之氣,,躍然畫外。
人物形象扭曲歪邪,,山水草木行筆粗莽,,鄭文林的畫作“狂態(tài)”畢現(xiàn),被斥為“邪學”也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雖然歷史上并無邪學一派,但張路,、鄭文林等人被視為“畫家邪學”,,卻意味著一個實實在在的畫派的衰落。究竟此派為何,?且看下回分解,。(朱林)
編輯:陳佳
關鍵詞:中國古代邪學派 畫家的畫 到底邪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