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紐約軍械庫上演夏日最嗨、最瘋狂藝術展
布滿白色氣球的童話般的房間,,穿梭在19世紀的書房里的音樂演奏家們,,自動開合的厚重的歐式窗簾,加上那些無論隱形的還是鮮明的,,無論人們意識 到的還是埋藏在潛意識里的,,融入在場景本身中的藝術作品,整場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在公園大道軍械庫藝術展(Park Avenue Armory)的展出如同一場有趣的互動演出,,將觀眾包圍在其中,,引導他們參與在其中,并變成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Work No,。 798,。 ‘Emulsion on wall’ from Martin Creed‘s summer installation THE BACK DOOR at Park Avenue Armory, June 9 - August 7,, 2016,。 (Photo: James Ewing)
Work No,。 569 from Martin Creed‘s summer installation THE BACK DOOR at Park Avenue Armory, June 9 - August 7,, 2016,。 (Photo: James Ewing)
馬丁·克里德出生在英國韋克菲爾德,畢業(yè)于倫敦大學學院斯萊德美術學校,,他的才華在他的藝術生涯中一路都得以驗證,,無論藝術還是音樂,他總是以 獨特的角度提醒著人們朝朝夕夕的生活中隱藏的藝術本身,??死锏伦铑嵏泊蟊妼λ囆g的定義的作品要數(shù)是他在2001年泰德美術館特納展覽會上的獲獎作品:《作 品227號,這些燈忽明忽暗》了,。這件作品展示著一個空的房間里周期性開關的燈,,每隔幾秒,,房間里的燈就會自關掉,幾秒后又會自動亮起,,仿佛在惡作劇一般 跟觀眾開著玩笑,。滑稽,?挑釁,?神秘?還是發(fā)人深思,?如今看來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此作品稱為了現(xiàn)代藝術史中極為重要的一筆,,然而此作品在當時的藝術界引起 了軒然大波和很多負面的評論,當然也引發(fā)了人們的思考:現(xiàn)代藝術是否還有邊境,?是否還有定義,?
早從達達主義和潑普藝術,延續(xù)到極簡主義,,一直到20世紀末期開始興起的行為藝術和表演型藝術,,直至如今不再拘束于主題和分類的自由藝術風格, 藝術家們都在不斷的探索和挑戰(zhàn)“藝術”這個此本身的定義,。然而,,《作品227號,這些燈忽明忽暗》對此問題的探索似乎到了一個極限,,以至于作品的抽象,,極 簡,和生活化的程度之深讓人們開始質(zhì)疑這樣的作品是否還屬于藝術的范疇,?藝術是不是真的可以沒有絲毫的限定,,拘束,標準,,和邊界,?
Work No,。 2497 ‘Half The Air in a Given Space’ fromMartin Creed‘s summer installation THE BACK DOOR at Park Avenue Armory,, June 8 - August 7, 2016,。 (Photo: James Ewing)
如同《作品227號,,這些燈忽明忽暗》,此次公園大道軍械庫藝術展(Park Avenue Armory)的展覽中的每一件作品似乎都蘊含著對于藝術這個詞語本身的探索。展覽中受到最多關注的作品應該要數(shù)《作品200號:在一個給定空間中有一半 的空氣》了,,長長的隊伍中觀眾們等待著進入這個充滿白色氣球的空間,。此件作品中,藝術不再是掛在威嚴的美術館高高的墻壁上用玻璃和畫框隔離出來的圣壇一般 的“藝術”,。
相反,,《作品200號:在一個給定空間中有一半的空氣》邀請人們?nèi)チ憔嚯x的接觸, 撫摸充斥著整個空間的氣球,,讓人們穿梭其中,,游玩,拍照,,片刻迷失方向,,探尋出口的方向,這件作品中,,觀眾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參與到藝術中,,并且能夠真切 的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對此,,馬丁·克里德的作品到底是接地氣的藝術還是升華了的物品,?到底是文化的殿堂還是生活的游樂場?到底是濃聚了深刻含義的縮影還是 直白簡陋的秀場,?馬丁·克里德在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時對于此作出了解釋:“如果硬要說自己是個藝術家,,我會感覺有些糟糕,因為我本身并不認為我知道藝術到 底是什么,。我更愿意說我在公認為是藝術的行業(yè)里試圖去做些事情”,。
Martin Creed‘s summer installation THE BACK DOOR at Park Avenue Armory, June 9 - August 7,, 2016,。 (Photo: James Ewing)
整個展覽的“參與性”在不同風格不同藝術形式的作品中都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比如展覽的韋德湯普森鉆大廳(Wade Thompson Drill Hall )55,,000英尺的巨大的漆黑的展廳里,,耀眼的巨幅屏幕刻畫著簡單重復的行為,這些動作極度生活化但同時又極度激進挑釁,,例如嘔吐和排便的畫面,又例如 藝術家的母親在鏡頭前毫無表情的面容伴隨著她一張一合的下顎,,間歇性的露出充滿整個口腔的白色的粘稠的酸奶,。
在屏幕的下方,是韋德湯普森鉆大廳(Wade Thompson Drill Hall )的后門,在每部影片結束的時候,,后門會突然開啟,,像是巨大的漆黑倉庫中一枚正方形的鉆石,發(fā)出銀白刺眼的光,。而這扇小而奪目的后門也隱晦又巧妙的隱射著 人類身體構造中的“后門”部位,。
Martin Creed‘s summer installation THE BACK DOOR at Park Avenue Armory, June 8 - August 7,, 2016,。 (Photo: James Ewing)
有趣,好玩,,是觀眾們對此次展覽最大的反響,,就連藝術家自己也說:“我知道這個展覽看起來有點太過有趣了,甚至有點滑稽,,但是公園大道軍械庫藝 術展的場地本身就是有趣的,,這個地方似乎就是用來讓人們穿著打扮的精致美麗后來盡情活動的場地?!痹隈R丁·克里德眼里,,藝術就該是有趣的,比如自動開啟關 閉的燈似乎意義就在于故意“激怒”人們的某根神經(jīng),,重復的打破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和人們開著捉摸不定的玩笑,這行為似乎是挑釁的,,又是殺傷力極小的滑稽的挑釁,。 馬丁·克里德的作品似乎在告訴人們,藝術就該是反應人們最本真的情緒和感情的,,比如馬丁·克里德自己說的令它最困擾的情緒——愧疚,,此情緒就像是揮之不去 的癥狀,縈繞在體內(nèi),,也充斥著藝術家的每件藝術,。
無論此展覽在傳統(tǒng)意義上是否專業(yè)學術,它在現(xiàn)代藝術史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它重要在它的新穎激進,,更重要在用最創(chuàng)新的方式去探索一直貫穿著現(xiàn)當代藝術史的最本源古老的問題:藝術和生活的分界點。
Martin Creed‘s summer installation THE BACK DOOR at Park Avenue Armory, June 8 - August 7,, 2016,。 (Photo: James Ewing)
編輯:陳佳
關鍵詞:紐約軍械庫 上演夏日最嗨 最瘋狂藝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