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中國古代書畫的投資法則:機遇重于一切
從古至今的人們都在收藏前代的藝術品。古代藝術品的特點是價值比較明朗,比如文征明的一幅畫,、董其昌的一幅字,,都有市場比較公認的價位。古代書畫拿出來拍賣時創(chuàng)造高價是毫無懸念的事,,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2002年在嘉德春拍上拍出2530萬元,2009年在保利春拍上拍出6171.2萬元,現(xiàn)在拿出來拍賣肯定更貴了,,肯定要過億。因為它是“顯價值”,,大家都知道它很值錢,,很重要,值得收藏,,因此價格不會便宜,。這種東西什么時候拿出來都會是最高價,是大資金追逐的對象,,是收藏家們的寵兒,,以前張大千辦畫展,賣掉自己的作品,,立刻就去古玩店買了一件自己心儀已久的明代文征明作品,。而我們在查閱文征明的筆記時,同樣發(fā)現(xiàn)文征明賣掉自己的作品后,,轉身拿著銀子買了一件宋代人的作品,。
中國古代書畫屬于文化資產里面終極的藝術財富,這一塊財富最容易跟金融對接,,藝術品金融追逐的對象主要也是古代藝術精品,。真正好的、屬于終極財富的古代書畫就相當于可以毫無障礙地在全世界流通的硬通貨,。
中國古代書畫是全人類共有的終極財富,。由于追求的人多,所以身價高,,通常很難用便宜的價格買到珍貴的古代書畫,。也不要指望撿漏,因為全世界的人都在盯著,,哪怕是在國外一個很小的拍賣會上,,只要出現(xiàn)一件重要的東西,比如宋代,、元代的東西,,都會引發(fā)非常激烈的爭奪,,這體現(xiàn)了大家對古代書畫的財富意義的理解。因此,,在建立藝術基金或大規(guī)模的藝術投資計劃的時候,,首先就要把古代書畫的藝術精品列為收藏的首選內容。
在2013年北京保利舉辦的八周年春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中,,唐寅《松崖別業(yè)圖》以7130萬元成交
宋元繪畫領銜
如果我們有一筆錢準備用來購買古代書畫,,應該優(yōu)先購買哪一類作品呢?應該先買宋代的,宋代書畫現(xiàn)在還能買到,,而唐代的幾乎看都看不到了,。宋代紙和絹的作品存世已經(jīng)很少,只是還能看到一些小團扇,,成交價一般在500萬~6000萬元之間,,當然,如果是大幅精品就會更貴一些,,比如《寫生珍禽圖》再拿出來賣的話肯定要過億,。
宋徽宗《寫生珍禽圖》,2009年北京保利春拍,成交價6171.2萬元
在中國古代美術史上,,人們認為兩宋的繪畫是最好的,,南宋時期有了畫院之后水平更好,宋徽宗本人畫的也很好,,差一點兒當了自己畫院的院長,。兩宋繪畫是中國繪畫史上空前絕后的藝術高峰,在講世界美術史的時候,,講到中國藝術,,基本上到了宋代就不再往后講了。如果我們從美術史的角度來通俗地理解,,明清繪畫相當于在宋代繪畫制造的佳釀里不斷兌水,。如果說宋元繪畫是原漿,明代繪畫基本上兌了30%的水,,清代繪畫中水的比例可能已經(jīng)達到80%~90%,,也就是說喝的其實是帶一點點酒味兒的蒸餾水。
明代唐寅《松崖別業(yè)圖》,,北京保利2013年春拍,成交價7130萬元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明清時期畫家開展的探索已經(jīng)非常少了,大體上以描摹前人的作品為能事,。比如明代大畫家仇英經(jīng)常被富豪請到家里去畫畫,,一畫就是兩三年,他去畫的不是自己的作品,,而是畫歷史上很有名的畫,,像故宮就收藏有仇英畫的《清明上河圖》,。在明代,確認一個人是不是畫家時首先會問:你會畫《清明上河圖》嗎,?會畫《貴妃上馬圖》嗎,?會畫《昭君出塞圖》嗎,?要說自己是畫家,,就要會畫這些歷史名作,而不是說你能創(chuàng)作多少自己的畫,。到了清代,,畫家們比的是模仿宋元的畫,直接注明“擬某某筆意”,,對于外在世界的表達要更膚淺一些,。所以說,宋代書畫好就好在它有開創(chuàng)性,,好在它對外在世界的贊美也如此逼真,。宋人要把四時分開畫,還能分別畫出同一個院子里早晨,、中午,、傍晚、晚上的情景,,更能畫出“春山含笑”這樣的主題效果,。那個時候的中國人不但能畫出非常漂亮的山水,還能把人的情感融入其中,,所以在美術史上擁有崇高的地位,。后來有一種說法,蒙古人拼命要打到南宋去,,就是因為忽必烈看到南宋的繪畫時想:天底下還有這么好看的地方嗎,?我要打過去看看是不是真的這么好。南宋的繪畫已經(jīng)好到了讓別人對你的江山羨慕的程度,,的確是達到了人類藝術的一個高峰,。
明代文征明《消夏小景》,2009年北京保利春拍,成交價364萬元
與宋代相比,,元代的繪畫有了一個很大的轉折和變化,。元朝統(tǒng)治者來自草原,是以武力取勝的,,對漢族知識分子有很強的戒心,,把他們的社會地位放得非常低。因此大量文人都選擇不跟統(tǒng)治者合作,,而是寄情于山水,,繪畫就以山水主題為多,,體現(xiàn)出歸隱之心和與社會不合作的態(tài)度。中國的繪畫在元代走上了內省之路,,從向外追求變成了向內追求,,開始把自然景象變成內心的表達,精神的東西變成了主流,,這在藝術上也是非常高妙的東西,。宋代的繪畫是在美好的景色中融入人的情感,而元代繪畫畫的是內心世界,,是一種靜寂平和,,將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表達得淋漓盡致。
對于這一部分內容,,外國人研究得不夠,,他們很容易看懂表達自然的、寫實的宋代繪畫,,但是看不懂中國古人對內在世界的表達,。就像我們能看懂基督教的故事,但是很難看懂禪宗的修行,,覺得修禪宗的人每天就在那兒坐著什么都不做,,但其實他內心的追求是很高的。所以說,,元朝繪畫很高妙,。我們一直把元代繪畫和宋代繪畫并列,稱之為宋元繪畫,,在古代繪畫收藏當中,,宋元同等重要,這是古代繪畫里最重要的一個版塊,。
抓住交易機遇
中國古代藝術品中的“顯價值”是宋元繪畫,,也包括書法,這是收藏版塊里最核心的價值,,也是做中國書畫收藏和投資時應當最主要關注的,。投資這一類藝術品有沒有風險呢?應該說沒有。也就是說,,雖然拍下這類作品的人出的是全場最高價,,但從他拍下的那一刻起往未來看,他的出價已經(jīng)變成了最低價,,只要拿到手就有了話語權和定價權,。這類投資有風險嗎?也沒有。比如說,《寫生珍禽圖》面世的時候有真?zhèn)沃疇?,但這種爭論并不會撼動它的市場價值,。
我們從《功甫帖》的案例中也能得到相同的啟示。蘇軾的《功甫帖》是上海龍美術館花了800多萬美元買到的,,九個字一小開,。剛買到時有很大的爭論,有上海博物館的專家寫文章說這件作品實際是清代的,,但除非他能證明這確實是清朝或民國的人仿的,,否則就無法顛覆這個作品的價值。這件東西肯定是南宋以前的東西,,有大量證據(jù)證明它早過元代,,確實值這個錢,至于它到底是不是蘇軾本人寫的?再爭論一百年也不要緊,,因為它非常稀有并且珍貴。
一般人會認為只有真的作品才值錢,,其實不一定,,古代繪畫跟是不是某人的真跡沒有太大關系。我們都知道王羲之《蘭亭序》是馮承素的摹本,如果出現(xiàn)在市場我相信仍是貴的藝術品,。因此,,古代書畫首先貴“珍”,其次才貴“真”,。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是南朝重臣,皇帝擔心他的權太重會對自己的皇位有影響,,就派了一個畫家到他家去監(jiān)視他的活動,,讓畫家把他看到的東西畫成畫。畫家看到韓熙載的日常生活就是歌舞升平,,沒有什么政治企圖,,所以就畫了《韓熙載夜宴圖》,皇帝看到也就放心了,。這是一幅很著名的南北朝題材的畫,,但仔細研究會發(fā)現(xiàn),畫中人物用的酒具大部分是南宋的風格,,與南北朝之間還隔著一個北宋,。這張畫跟南北朝的畫家沒有關系,但這并不影響它的市場價格,,假如現(xiàn)在拿出來拍賣,,最少也要拍出10億元以上。《清明上河圖》也是一樣,,這幅畫的知名度非常高,,若拿出來拍賣估計也會超過10億元,但它一定是北宋張擇端畫的嗎?這很難說,。這里要強調的是機遇問題,。比如《功甫帖》,要是你想先搞清楚真假再決定是不是買,,那早就來不及了,。劉益謙有個長處就是不等爭論清楚我就先買了,這是他高人一籌的地方,。因為他知道,,在古代繪畫領域最大的風險是機遇的風險。
要收藏古代書畫,,就不要執(zhí)著于學術認定上的真假,,也不要在意貴不貴,要在意的是機遇,,因為錯過了可能終生就再也沒有買到它的機會,。
說到機遇問題,隨著時代更替,,一些海外藏家會陸續(xù)拿出自己收藏的中國古代藝術品上拍,。比如,日本有鄰館的老先生已年逾八旬,,他的子女對收藏不感興趣,,就會把藏品拿出來拍賣。再比如八國聯(lián)軍時期流失海外的清代皇帝印章,,法國的吉美家族在收藏,。他們家族中的人去世之后,這些收藏隨著遺產分配到了后人的手里,。但他們對這種東西不感興趣,,所以十年前就陸續(xù)放到各個拍賣會上去賣。也就是說,,近十年來我們開始有機會買到吉美家族收藏的從清宮拿走的這部分皇帝印章,。關于這些印章的來源,我們做過一個了解,,當年八國聯(lián)軍的部隊曾在景山駐扎,,法軍把司令部設在景山壽皇殿,那里是保存去世皇帝遺物的地方,,康熙,、雍正,、乾隆的印章都保存在那里,于是就被法軍司令帶回了法國,。10年前這些印章在法國拍出人民幣100多萬元的價格,,現(xiàn)在的價位已經(jīng)是幾千萬、上億了,。隨著這段歷史的研究不斷深入,,收藏家對這些印章的真實性有了更多了解,大家越來越敢買,,價格也就越來越貴,,以后隨著價值的不斷梳理還會更貴。
北宋曾鞏《局事帖》,中國嘉德2016年春拍,成交價2.07億元
左: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成交價4.025億元
右:北宋蘇軾《功甫帖》,,2013年9月紐約蘇富比,成交價822.9萬美元
2008年香港蘇富比秋拍舉辦的“皇威萬代——法國吉美家族收藏乾隆御制印璽專拍”中,此乾隆帝御寶蹲龍鈕碧玉璽<二方>以1018萬港元成交
2008年香港蘇富比秋拍舉辦的“皇威萬代——法國吉美家族收藏乾隆御制印璽專拍”中,此乾隆帝御寶交龍鈕和闐青玉璽以1858萬港元成交
法國吉美家族舊藏清乾隆御制白玉交龍鈕“自強不息”寶璽,,2010年北京保利五周年春拍,成交價5656萬元
把握價值本質
評估風險是市場價值的風險,,鑒定風險是學術認知的風險,雖然說買古代書畫不必在意鑒定爭論,,但大家還是很關心這個問題,。在此,我們不妨再從黃庭堅《砥柱銘》的案例來看看鑒定風險與古代書畫拍賣的聯(lián)系,。
北宋黃庭堅《砥柱銘》<局部>,2010年北京保利五周年春拍,成交價4.368億元
2010年6月3日晚,,黃庭堅的《砥柱銘》在保利春拍上以4.368億元的總價成交,,創(chuàng)下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世界紀錄。因為這件書法作品在文字內容,、書法風格等方面與黃庭堅的其他作品存在差異,,早在清代就有人認為它是贗品。后經(jīng)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臺南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導師傅申先生研究,,最終確定為是黃庭堅書風轉換期的真跡,他還為此專門寫了一份近兩萬字的研究報告,。這篇文章被附在了拍賣的圖錄材料中,,所以現(xiàn)場能以超過4億元成交。為什么請傅申先生鑒定呢?因為他是全世界公認的研究黃庭堅的專家,,他的博士論文主題就是論黃庭堅書法,。當年傅申先生在博士論文里認定這件有鄰館墨跡本《砥柱銘》的真?zhèn)未嬉桑皇且驗檫@件作品整體寫得偏右,,與黃庭堅其他作品的線條相比偏稚嫩,,不是很老辣;二是因為這件作品里面丟字、落字、錯字多達十幾處,。這在古代文人來講是不大可能發(fā)生的,,因為古代文人非常注重文字的嚴謹性,出現(xiàn)錯字,、丟字,、落字的作品是不會拿出來給別人看的,像黃庭堅這樣的大書法家更不可能出現(xiàn)這種問題,。但是2010年初,,傅申先生認真研究之后把自己當年在博士論文中提出的疑問都推翻了,后來他在上海收藏家大會上還宣讀了他新寫的這篇研究報告,,談了自己對《砥柱銘》的重新認識,。學術研究就是這樣,是不斷發(fā)現(xiàn),、不斷認識,、不斷趨近但永遠達不到真理的過程,是否定后再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過程。
《砥柱銘》原來是日本有鄰館收藏的,,據(jù)估計,,它是在20世紀上半葉從廣東流往到日本的。當時日本用得到的庚子賠款購買了大量中國文物,,有鄰館現(xiàn)任館長的祖父就是負責給日本選購文物的專家之一,。這件作品終于等到了交易機會,堪稱百年一遇,。所以說它的機遇風險太大了,,也許出現(xiàn)交易機會的時候你還沒有出生,即便出生了,,也許因為太年輕而沒有財力購買,,或是年紀太大已經(jīng)沒有興趣購買??傊?,一定要是既有財力和興趣又正好趕上百年一遇交易機會的人才能買到《砥柱銘》這樣的作品。投資古代書畫的主要風險是機遇風險,,學術風險已經(jīng)退居其次了,。
劉益謙與王羲之《平安帖》,此件藝術品系其在中國嘉德2010秋拍中以3.08億元拍得
一般人看到拍賣場拍出天價時往往會想他是買貴了還是買便宜了,,其實這件事一點兒都不重要,。就像前文說過的,,買宋元繪畫這類古代精品繪畫時,以最貴的價格買到的那個瞬間,,它已經(jīng)變成最便宜的了,,因為以后你再賣時,一定會比這個價格更貴,。所以,,以高價買古代書畫作品看似風險很大,其實并非如此,。
編輯:陳佳
關鍵詞:機遇重于一切 中國古代書畫 投資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