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鉅惠民生 鉅惠民生
海拔4800米 一位扶貧“第一書記”的一天
新華社西寧5月3日電(記者龐書緯)清早起來,,將爐中快要燃盡的牛糞火封好,,“第一書記”王志偉開始了一天的“必修課”:出門步行近兩公里到河邊打水,,沿途將牛糞撿回來當做燃料,。
“去年10月我被派到紅旗村擔任‘第一書記’,,連春節(jié)都是在村里過的。這里手機,、電視,、網(wǎng)絡信號都沒有,想和外面聯(lián)系,,要跑10公里去‘借信號’,。”王志偉說,。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東部,,地跨六盤山和四省藏區(qū)兩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qū)。來自青海省扶貧開發(fā)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担福橙f人口中,貧困,、低保人口達52萬,。從2015年10月開始,作為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措施,,青海省從省,、州、縣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進駐全?。保玻埃岸鄠€貧困、后進村開展幫扶工作,。玉樹藏族自治州工商局副局長王志偉被選派到紅旗村駐村扶貧,。
王志偉擔任“第一書記”的紅旗村,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清水河鎮(zhèn)境內,,平均海拔4800多米,。記者日前來到這里時,看到清澈見底的長江通天河從村旁緩緩流過,。盡管已是初夏時分,,這里白天的最高氣溫還不到10攝氏度。記者看到,,干部宿舍的窗戶全部用厚布簾子封住,,周邊密密地釘了一圈圖釘。
“這里晚上風特別大,,不把窗戶封住,,根本沒法睡覺,。”王志偉說,。
跟隨王志偉,,記者來到村里的低保戶扎西才吉家。見到“親人”,,扎西才吉眼圈紅了,。2015年底,由于老伴突然去世,,原就無兒無女,、沒有勞動能力的她生活陷入困頓。王志偉和駐村工作組得知后,,主動上門為她辦理了村畜牧合作社“入股”手續(xù),。
“‘入股’以后,我的生活有了依靠,,感覺‘第一書記’就像親人一樣,。”扎西才吉說,。
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的前提,。王志偉告訴記者,進村后不到兩個月,,駐村工作組就挨家挨戶走訪了全村177戶村民,,在嚴格評估確定貧困戶后,召開村民大會公示,,并成立由駐村工作組領導的監(jiān)督小組,。
“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村民間可能出現(xiàn)的矛盾,保證了扶貧工作順利開展,?!蓖踔緜フf。
和王志偉一道,,記者驅車沿著崎嶇顛簸的砂石路走了近兩個小時,,來到貧困村民才洛家。剛一見面,,王志偉將一個裝著錢的信封和一疊票據(jù)交給才洛,。才洛夫婦緊緊拉住王志偉的手,連聲說:“尕正切,,尕正切(藏語,,意為謝謝)?!?/p>
在青海牧區(qū),,有“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的俗語,,說的是由于自然環(huán)境惡劣,,一旦遇到自然災害或大規(guī)模疫病,牲畜常常成批死亡,,牧民因此致貧,、返貧。
“駐村之后,,我們挨家挨戶去給村民辦牛羊意外死亡保險,,開始大家不理解,我就給他們一筆一筆地算賬,,最后說服大多數(shù)人參了保,。”王志偉說,。
才洛告訴記者,,就在參保后一個多月,由于局部雪災,,他家僅有的7頭牦牛死了4頭,。“要不是‘第一書記’給我辦保險,,我真不知道日子怎么過,。”
汽車繼續(xù)前行,,翻過一座山后,,到了村民尕吉家中。王志偉展開的一張圖紙,,讓一家人興奮不已,。
這是一張新居設計草圖。在紅旗村177戶村民中,,有42戶貧困戶,,其中近一半住在海拔5000米左右、草場貧瘠的山上,。王志偉和駐村工作組了解到上述情況后,,向州、縣申請了移民搬遷項目,,并按照村民意愿,,因戶制宜地為他們設計了新居。
“很多工作在城里很快就能完成,,但在沒有現(xiàn)代化設備的牧區(qū),,只要群眾需要,,我們就必須挨家挨戶跑,不僅要‘人到’,,更要‘心到’,。”王志偉說,。
從尕吉家出來已是夕陽西下,,遠處的長江,在落日的余暉中蜿蜒東去,。王志偉告訴記者,,第二天他還將走訪17戶牧民?!霸谀羺^(qū)居住分散,,兩戶人家之間的距離動輒就幾十公里,早上6點就得出門,,晚上回來估計要八九點了,。”(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扶貧 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