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zhàn)爭硝煙戰(zhàn)爭硝煙
方志敏筆下的三位烈士
被捕后的方志敏
1935年1月,,方志敏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名著,。其中,,寫于1935年6月23日的《記胡海、婁夢俠,、謝名仁三同志的死》,,是方志敏在獄中撰寫的一篇悼文。在該文中,,方志敏通過該文深切悼念慷慨就義的戰(zhàn)友,,也是希望后人永遠銘記這些為革命捐軀的英雄。
本文為我們介紹了方志敏筆下的三位烈士,。
1935年2月初,,方志敏等被國民黨軍警從上饒押到南昌,關(guān)押在“委員長行營駐贛綏靖公署”軍法處看守所的普通號,,與劉疇西,、王如癡、曹仰山同囚一室,;4月下旬,,被轉(zhuǎn)囚到“優(yōu)待號”。
“優(yōu)待號”條件不錯,,但很寂寞,。方志敏時常想念戰(zhàn)友,懷念在普通號的日子,。他在《記胡海,、婁夢俠、謝名仁三同志的死》一文中寫道:“自從敵人強迫地將我移入這闊人們居住的優(yōu)待號后,,我就失掉了與他們經(jīng)常面談的機會,,感到十分寂寞?!?/p>
為了能與獄友“當(dāng)面暢談一次”,,在端陽節(jié)那天,,方志敏籌辦了一次聚餐。他寫道:
菜擺好之后,,劉同志忽說:“叫婁夢俠同志來,,他說過今晚要同我們吃飯的?!?/p>
“婁夢俠同志是誰,?”我問他。我簡直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中央派去中央蘇區(qū)做保衛(wèi)局工作的,,他被捕來這里已經(jīng)三個多月了?!眲⒄f,。
“好好,請他來,。胡海同志也請他來,。”我說,,我早就知道胡海同志來此一月余了,。“胡海同志吃過飯了,,不必請他,。”王如癡同志說,。
通過幾句對話,,作者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婁夢俠與胡海兩位英烈。
方志敏接著寫道:“得一會,,婁同志過來了,,他是一個強壯的青年,面上帶著笑容,。我問了他幾句話,,我們就一塊吃飯了。幾個黨的斗爭干部,,落在敵人牢獄中,,吃‘端陽’飯,我心里發(fā)生了一種深沉的傷感,?!?/p>
此前,方志敏并不認(rèn)識婁夢俠,。
婁夢俠原名婁培儒,,是江蘇邳縣人,。1928年初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長期擔(dān)任保衛(wèi)工作,,曾任中央蘇區(qū)江西省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偵察部長,、江西省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局長、中共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兼江西省保衛(wèi)局長,,被譽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衛(wèi)士”,。紅軍長征后,婁夢俠奉令隨陳毅等人留守中央蘇區(qū)堅持打游擊,。在寧都突圍時,為了掩護同志,,負傷被捕,,被關(guān)押在南昌“綏靖公署”看守所。
方志敏接著寫道:
四樣菜中,。有一個未切開的“清燉雞”,。大家都用筷子去撕。婁同志先撕下一只腿,,送到劉的飯碗里,。劉說:“你吃你吃?!眾湔f:“你吃,,你只有一只手?!苯又炙合乱恢煌?,送到曹的飯碗里,曹說:“你吃你吃,?!彼f:你吃,你也只有一只手,?!保ú茇搨淖笫郑两裎从?。)我撕下一塊翅膀連頭頸一起,,即送到他的飯碗里,他說:“你吃,,我自己來,。”馬上用筷子夾起要遞還我,,我用筷子按下去,,并說:“同志,,你吃了吧!”我知道,,敵人對于我們做保衛(wèi)局工作的同志,,是殺無赦的。經(jīng)我手送給他的一塊雞,,怕算是最后一次了,。
整個聚餐,方志敏只選擇這個情節(jié):彼此布菜,,讓來讓去,,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你吃你吃”。
難友相逢,,理應(yīng)高興,,但幾個人心里都清楚,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一起吃飯了,,想到這里,,一縷莫名的傷感與惆悵涌上了心頭。方志敏接著寫道:“飯后,,我在籠門口站著,,胡海同志剛就站在籠門外。他是矮小的人,,滿面的麻子,。他自入獄后,即患腸炎癥,,臥在籠門外竹床上有二十余天,。他因這一場重病,黃瘦得不象(像)人相,。這次,,他未被病折磨而死,大概因他是農(nóng)民出身,,體質(zhì)素強吧,。他穿的衣(服)看去十分污穢。乃是無法換洗(無衣無水),。我隔著籠塞子與他談了十幾句話,。他表示愿意堅決就死?!?/p>
胡海是江西吉安人,。1928年春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東固區(qū)蘇維埃政府主席。1931年11月,,出席全國工農(nóng)兵第一次代表大會,,當(dāng)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1932年4月,,任公略縣蘇維埃政府主席,。1933年,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土地人民委員部副部長,、代理部長,。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根據(jù)地堅持游擊戰(zhàn)爭,,任中共公(略)萬(泰)興(國)特委委員,。1935年1月,任特委書記,、萬泰獨立營政治委員,。3月3日,率萬泰獨立營突圍,,6日,在吉安縣雪溪涇村被捕,。幾經(jīng)轉(zhuǎn)押,,囚于南昌軍法處看守所。
方志敏對胡海的這段白描,,寥寥數(shù)筆,,給人印象頗深,一句“他表示愿意堅決就死”,,胡海大義凜然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1935年6月9日,婁夢俠在南昌下沙窩遇害,。幾天后,,胡海與謝名仁也慷慨就義。在這篇悼文中,,方志敏記述了三位烈士就義的情況:
第三天,,敵人就將婁夢俠同志提出去槍斃了!提出的時間很早,,在早晨五點鐘左右,,我還在睡著(我每晚都要到十二時以后才睡)。
接著婁同志死難的第二天,,我才起床,,就看到有八個衛(wèi)兵,手持著槍,都上了刺刀,,知道法西斯蒂又要殺人了,。后聽到叫胡海同志的名字,知道是他臨難的日子了,!隨即看見押著兩人出去,,一個是胡海同志,一個不認(rèn)識,,臉上也是黃瘦不成人形,,并長了一嘴巴的短胡子(無錢剃頭)。他們都很從容地走出去,。一刻鐘之后,,他們就被敵人的槍彈,斷絕了生命,!
方志敏文中提到的那個不認(rèn)識的人就是謝名仁,。
謝名仁是江西興國人。1926年參加農(nóng)協(xié),,1931年任興國縣肅反委員會委員,、縣委巡視員。1933年2月先后任中共興國縣委書記,、中共瑞金縣委書記,。多次獲“模范縣委書記”稱號。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蘇區(qū)領(lǐng)導(dǎo)群眾堅持斗爭,。同年12月任中共公(略)萬(泰)興(國)特委委員兼組織部部長,后任特委書記,。1935年3月在興國突圍時被捕,。
面對死亡,三位烈士面不改色,,“都很從容地走出去”,。方志敏感嘆道:“他們臨難不屈,悲壯就死,,不愧為無產(chǎn)階級的先鋒隊,。”確實如此,,不是樹立了堅定的信仰,,誰能這樣心中泰然,毫無所懼,,視死如歸呢,?
為了讓后人永遠銘記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雄,方志敏對三位英烈的生平做了簡要的介紹:
這三位同志的生平事跡,我很不清楚(除胡海同志是蘇維埃中央政府的土地部長,,我早知道外,,后經(jīng)查問,才知道婁夢俠同志是江西省保衛(wèi)局長,,謝名仁同志是中共興國縣委書記),。
方志敏的這篇悼文只有千余字,記敘了兩件事,,樸實無華,,感人至深。該文既表達了對戰(zhàn)友的緬懷,、悼念之情,,也是為英烈樹碑立傳。為此,,方志敏特地將三烈士的名字放在標(biāo)題之中,。
他的目的達到了。隨著《方志敏文集》的出版發(fā)行,,胡海,、婁夢俠、謝名仁三烈士的英名也載入史冊,、廣為人知,。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方志敏 方志敏筆下的三位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