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世界最大立佛偏居川南深山 何人刻何時造成謎
在宜賓市屏山縣龍華鎮(zhèn)八仙山上,,有一尊高達32米的立佛,,被稱為龍華八仙山大佛。自從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炸毀后,,這座偏居川南深山懸崖之上的大佛,,成為目前世界第一大立佛。1995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文物專家推測大佛的鑿刻年代為明代,距今約400多年,,但為何鑿刻,、何人鑿刻,至今沒有找到相關(guān)文獻資料,,這也讓大佛的身世至今成謎,。
近日,屏山縣人民政府及文保部門表示,,為了更好地保護龍華大佛,,希望通過成都商報面向社會征集大佛身世的解答,以期解開龍華大佛身世之謎,。
深山有大佛,,來頭可不小
海拔891米的八仙山,像一道高聳入云的屏障,,矗立于屏山縣龍華古鎮(zhèn)西面,。在八仙山山頂,有一面呈紅色的絕壁懸崖,,當?shù)厝朔Q“慈云巖”,,系典型的丹霞地貌。懸崖之上,,有用深浮雕手法鑿成的釋迦牟尼立像一尊,,高達32米,相當于10層樓的高度,,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50歲的陳長春與龍華大佛打了一輩子交道,是屏山縣政府和文化部門公認的大佛“土專家”,。1984年,,陳長春作為改革開放后的全國第一批文化專干,前往龍華區(qū)文化站報到,,從此開始著手研究龍華大佛,,至今已歷時32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注:《中國大百科全書》1993年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全書共計74卷,,包括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shù),、自然科學、工程技術(shù)等各個學科和領(lǐng)域,。)列出的世界十大佛中,,龍華大佛是其中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文化價值和研究價值,,但書上沒有關(guān)于大佛身世的說明。
“阿富汗的巴米揚原有兩尊高度分別為37米和55米的大佛,,2001年被炸毀,。如此一來,32米高的龍華八仙山大佛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立佛,?!标愰L春說。事實上,,因為別的一些原因,,龍華大佛也曾遭破壞?!澳切└闫茐牡谋鞠朐业?,但龍華大佛太高大,就有人抬來機槍掃射,?!?/p>
據(jù)了解,1997年,,宜賓市文物工程隊對龍華大佛進行了全面修復(fù),,目前佛像身上已經(jīng)看不到彈孔。2012年,,宜賓市文物工程隊又對龍華大佛進行了一次養(yǎng)護,。
陳長春告訴記者,據(jù)他了解,,在龍華大佛周邊百余公里范圍內(nèi),,分布著樂山大佛、榮縣大佛和宜賓大佛沱大佛,,但前兩者均為坐佛造像,,宜賓大佛沱大佛則僅有佛首造像,。龍華大佛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立佛”。
調(diào)查
專家推測:可能為明代造像
這個頂著“世界第一高”頭銜的龍華大佛,,身世卻一直困擾著陳長春,。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土生土長的當?shù)厝?,從小就知道龍華大佛,,但沒人能向他說得清楚大佛的來歷?!暗轿幕旧习嗟牡谝患?,就是千方百計考證龍華大佛的身世。他想知道:“大佛是何時,、何人所刻,?為何要刻此大佛?”
陳長春想到的第一個辦法是查證石像及其周邊有無銘文,、石碑文記載,。但他在反復(fù)勘察過后發(fā)現(xiàn),龍華大佛石像上沒有任何關(guān)于大佛身世的文字介紹,,附近也找不到石碑或銘文中有關(guān)于大佛的文字記載,。
陳長春想到的第二個辦法是去查證龍華和屏山縣的史料,但里面也沒有關(guān)于龍華大佛的任何記載,;不死心的陳長春又跑到與龍華相鄰的樂山市,,試圖在沐川縣的《永福鎮(zhèn)志》中尋找線索,還是找不到蛛絲馬跡,。
陳長春還想過一個“笨辦法”,,對大佛周邊70歲以上的老人逐一走訪。他耗時數(shù)月,,得到一個結(jié)論:現(xiàn)在居住在當?shù)氐凝埲A人,,是從清朝初年“湖廣填四川”移民大遷徙中幾經(jīng)輾轉(zhuǎn)而來的,山間田野早已沒有龍華土著居民了,。因此,,無人知道大佛的具體來歷。
“多番考證均無結(jié)論,,這為龍華大佛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也讓我更加迫切想知道它(大佛)究竟啥來頭?!标愰L春說,,1987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他與屏山縣文物管理所老所長凌之璞正好一個考察組,,專家們再次對大佛進行重點考證,?!暗詹閷<医M也僅僅從大佛造像風格上,推測其可能為明代造像,,距今約400余年,。遺憾的是一直找不到可以佐證的文字材料,所以這只能是個推測,?!?/p>
成都商報記者在八仙山看到,山崖上的大佛身著袈裟,,端莊肅穆,左手擋胸,,右手下垂,,手心向外。經(jīng)宜賓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釋祖明考察,,確認佛像為一尊“接引佛”,。佛像左側(cè)的石壁上有四個人工開鑿的丹霞洞穴,石洞兩側(cè)刻有楹聯(lián)“石壁宏開,,天自當年儲佛地,;道源一貫,人從此日仰神功,?!?/p>
“從表面上看,八仙山系佛道同山,,大佛代表佛家,,丹霞洞代表道家?!标愰L春說,,因為大佛石像上沒有關(guān)于其鑿刻年代和背景的介紹,他就從丹霞洞開始,,以期找到大佛的身世線索,。“丹霞洞石壁上的文字顯示,,此洞竣工于道光辛丑年(1841年),。”陳長春根據(jù)丹霞洞前的楹聯(lián)推測:龍華大佛應(yīng)當建于丹霞洞之前,。
征集
誰來解開龍華大佛的身世之謎
為解開龍華大佛身世之謎,,成都商報記者致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高院長稱不清楚龍華大佛情況,,建議記者向宜賓市文物管理部門了解,。負責文物工作的宜賓市文廣新局副局長鄒鳴琴向記者證實,,龍華大佛確實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推測鑿刻于明代,,但至今沒有明確的文獻資料,。
宜賓市文物管理部門負責人介紹,龍華八仙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全稱是“丹霞洞摩崖造像及石刻”,,也就是說八仙山大佛與旁邊的石刻是文物的整體,。在2013年版的宜賓市博物院出版的《酒都文物》僅記載:“摩崖造像位于整體西南一崖壁上,為一尊深浮雕佛教接引佛立像,,袈裟螺髻,,通高30余米?!?/p>
隨后,,記者查詢了2005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出版發(fā)行的《四川文物志》,當中記載稱:“據(jù)丹霞洞三清殿石闕額上題記,,殿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創(chuàng)建,。”對大佛的描述,,則只有一句“傳為光緒時徐洪均捐資造作,。”對于這個“傳”字所表達的推測,,陳長春認為待考,。“石刻楹聯(lián)顯示大佛造像早于丹霞洞,,既然丹霞洞是1841年前鑿刻,,而光緒是1871年后才即位的,大佛怎么可能造于光緒年間呢,?”
另有一個疑問:龍華大佛年代未明,,為何能成為文保單位?成都市文保處嚴處長告訴記者,,文獻資料的缺失并不影響它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認定,,文物認定主要考慮它本身的歷史、藝術(shù)及科學價值,,而不是其是否有文獻記載,。“不同朝代的石刻造像有不同的風格特征,,文物專家可以通過佛像的造型風格去認定它的鑿刻年代,。”嚴處長說,當然文物有文獻記載更好,,可以進一步佐證文物的價值,。
屏山縣人民政府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目前當?shù)卣紤]對龍華古鎮(zhèn)和八仙山進行旅游開發(fā),,因擔心游客的大量涌入會對大佛有所影響,,政府決定加大對大佛的保護,“但保護的前提是要對文物有充分了解”,,屏山縣政府希望面向社會搜集更多關(guān)于龍華大佛的研究資料,,同時更希望能有相關(guān)專家徹底揭開大佛身世之謎。(羅敏)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世界最大立佛 偏居川南深山 何人刻何時造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