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作者存疑 有專家指或非杜牧所作
寫清明的詩以上面這首杜牧的七絕最為讀者所熟知,。它曾被選進(jìn)《千家詩》,而這部詩選是舊時代四大啟蒙課本“三(《三字經(jīng)》)百(《百家姓》)千(《千字文》)千(《千家詩》)”之一,,讀過的人極多,,即使是文盲和幼兒,,因?yàn)槌3B犎四钫b,,也會知道,,甚至可以隨口背出,,尤其是那前兩句。
不過這首《清明》很可能不是晚唐大詩人杜牧的作品,。杜牧的詩文集《樊川集》二十卷(前四卷是詩,,后面是文)是杜牧病重時安排他外甥裴延翰編成的,流傳至今,,其中并沒有這首詩,;后來宋朝人搜羅杜牧的集外散佚之作,成《樊川別集》,、《樊川外集》各一卷,,也沒有這首《清明》;直到南宋劉克莊,、謝枋得先后編選《千家詩》,,才出現(xiàn)這首署名杜牧的《清明》,而清朝康熙年間編成的《全唐詩》杜牧名下仍然不收此詩,。所以不少專家認(rèn)為這首七絕并非杜牧所作,,而是唐朝的許渾或別的什么詩人的作品(詳見吳在慶《杜牧集系年校注》第4冊,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432~1433頁),。
但是也很難斷言《樊川集》以及《別集》《外集》就將杜牧的作品搜羅凈盡了,《全唐詩》也不是百分百地可以信賴,,所以現(xiàn)在也還不能將這首《清明》徹底排除于杜牧的詩歌之外,,從文學(xué)生活史的意義上來說就尤其是如此。
這確實(shí)是一首好詩,。首句中“雨紛紛”三個字直截了當(dāng)?shù)貙懗隽饲迕鲿r節(jié)的主要特點(diǎn),,這時各地雨水皆多,詩人開門見山一舉點(diǎn)出,,深得人心,,遂成名句。以下三句順流而下,,由行人之愁苦,,進(jìn)而寫到途中有酒店,可以稍息,,可見行路雖難,,而仍然充滿希望和慰藉,即使到達(dá)那里還有相當(dāng)一段距離也罷。全詩一氣貫注,,明白如話,,很容易記住。只要是好詩,,大家就喜歡,,是什么人寫的,,普通讀者不大在乎,,他們總是相當(dāng)灑脫,也可以說是持一種純文學(xué)的態(tài)度,。
牧童的形象因其熱情指路而深得人心,。牧童干這份輕松好玩的活兒,雨具總是常備的,,他怕什么“雨紛紛”,!
后來“杏花村”就成了名酒和酒店的一大品牌,至今仍是非常有價值的無形資產(chǎn),,以至成了爭奪的熱點(diǎn),,由此最可見此詩的魅力。
所謂文學(xué)生活史,,按法國著名文學(xué)史家朗松(GustaveLan-son,,1857~1934)的意見,重點(diǎn)要研究作品的接受,。既然作品是為讀者而存在的,,那么就要著重研究這樣的問題:“讀書的是怎樣的人?他們讀些什么,?這是兩個首要的問題,,通過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我們就可以把文學(xué)移置于生活之中,?!保ā独仕晌恼撨x》,徐繼曾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頁)他主張“描寫全國文學(xué)生活的圖景,不僅包括執(zhí)筆寫作的知名之士,,也包括閱讀作品的無名群眾的文明與活動的歷史,。”(同上第76頁)既然工作的重點(diǎn)在此,,那么將《清明》一詩繼續(xù)暫掛在杜牧名下,,亦未嘗不可。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作者存疑 有專家指 或非杜牧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