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北京唯一漢墓博物館閉館3年多 館長:改擴建已開始
近期漢代海昏侯墓文物從江西來京在首博開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觀,。
其實在北京也有值得一覽的漢墓,,其中豐臺區(qū)大葆臺漢墓是西漢廣陽王劉建及其王后的陵墓,,也是北京地區(qū)迄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墓葬,。
然而記者發(fā)現(xiàn),,在這處漢墓遺址基礎上建成的博物館因展廳主體建筑出現(xiàn)安全隱患,,已于2012年7月閉館,,至今未恢復開放,,這讓想去參觀的市民心存遺憾。
一號墓保護建筑存在安全隱患圖片來源:博物館官方微博
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門口豎著閉館公告 攝/記者 崔毅飛
發(fā)現(xiàn)
至今閉館已三年多 恢復開放還要等多久,?
1974年至1975年間,,文物部門在豐臺區(qū)郭公莊發(fā)現(xiàn)兩座古墓。經發(fā)掘考證,,一號墓是西漢廣陽王劉建的陵墓,,西側的二號墓是其王后墓。
大葆臺西漢墓是國內首次出土西漢諸侯王的“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地下宮殿和唯一保存完整的西漢車馬殉葬遺跡,對研究西漢墓葬制度及北京史有重要價值,。
1983年,,在該遺址基礎上建成的“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對外開放,1995年公布為北京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jù)統(tǒng)計,,北京目前已發(fā)掘的漢墓還有懷柔城北漢墓、昌平史家橋漢墓,、昌平白浮漢墓等,,但這些漢墓多不便參觀。大葆臺漢墓是北京地區(qū)唯一被建造成為遺址博物館并對外開放的漢墓,。
然而自三年多以前,,這處博物館就已閉館。記者多次探訪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發(fā)現(xiàn),,關閉多年的博物館,,門前顯得很是冷清,偶有工作人員和保安出入,。經常有人遠道而來卻被擋在門外,,只能隔著大門向博物館內張望。
提及閉館,,要從2012年說起,。當年4月24日,北京市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正式開通微博,,粉絲數(shù)達到1620人,。而兩個多月之后,官微便開始發(fā)布閉館公告,,稱因展廳建筑緊急維修,,為保證文物安全和觀眾安全,自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閉館。
此后,,閉館期不斷被延長,,到2013年9月,閉館通知干脆被做成了告示牌,,常年立在博物館大門外,。截至今日,博物館仍未恢復開放,。
這讓一些想看展覽的市民有些不解,,這座北京唯一的漢墓博物館,恢復開放還要再等上多少年,?
探因
主體建筑存隱患 危及文物安全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在北京市文物局官方網(wǎng)站上查詢從2012年至2015年有關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的公開信息發(fā)現(xiàn),,2012年7月2日,該博物館領導針對“排水管道不通暢問題”,,要求疏通館內排水溝,,購買防汛器材,保證汛期館內安全,。
但在同年的“7·21”暴雨當天,,院外雨水迅速倒灌,館內積水嚴重,,一度危及文物庫房的安全,。經搶救雖度過險情,但暴露出基礎設施老舊的問題,,成為文物安全的重要隱患,。
2013年汛期,,博物館加強防汛準備,,但6月底,館門前豐葆路雨水管道阻塞,,造成雨天館舍嚴重積水,。7月暴雨頻繁,博物館防汛形勢嚴峻,。2013年9月,,因博物館展廳主體建筑存在安全隱患,為保證觀眾和文物安全,,經研究決定閉館延期,。
時至2015年7月,北京市普降大到暴雨,,受豐葆路雨水管道排水不暢影響,,博物館門口及院內積水深度還一度達到50厘米。
此外,,記者還查詢到一份2013年某高校建筑遺產研究員考察該博物館后所做的《北京市大葆臺西漢墓遺址保護規(guī)劃》,。
其內容顯示,,遺址狀況相對較好的一號墓,保護建筑使用了30年,,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結構問題,,且排水不暢。鋼筋混凝土建筑出現(xiàn)裂縫,、露筋銹蝕,、滲水、構件損壞,,危及到遺址安全,。
另外,建筑多根柱子,、架梁有露筋銹蝕現(xiàn)象,,大部分預制屋面板存在滲水痕跡,建筑外圍護墻普遍開裂隆起,,走廊頂板存在橫向裂縫,,存在暴雨雨水倒灌危害。此外,,保護建筑不具備溫濕度調節(jié)功能,,車馬坑土遺址出現(xiàn)了風化、局部開裂和不均勻沉降,,甚至是土塊脫落,。
進展
改擴建工程已開始
2015年10月,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向德春曾在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召開改擴建項目工作會,,就博物館改擴建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進行了任務部署,,并要求博物館盡快制定新館建設定位方案,成立協(xié)調機構。
今天上午,,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致電北京市文物局采訪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閉館和改擴建工程情況,,被告知由館方回應。
該博物館館長郭力展表示,,目前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已經開始,,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但工期和具體規(guī)劃并未透露,。郭館長表示,,閉館非完全“閉門謝客”,博物館作為青少年社會大課堂基地,,去年接待了近千名學生參與歷史學習,,包括寫書簡等活動。(崔毅飛 范紀萍)
編輯:陳佳
關鍵詞:北京唯一漢墓博物館 閉館3年多 改擴建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