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北京最美江西人張立勇:清華“神廚”變身公益達人
入選2015“北京最美江西人”的張立勇,,曾被媒體冠以“英語神廚”的名號,,是一位從贛南山村走出,,通過自學從廚師成為英語學霸,,又變身公益達人的勵志偶像。日前,,他在京向客家新聞網(wǎng)記者介紹了兩次“變身”的經(jīng)歷,,以及堅持在學習和公益路上不“變道”的信念。
張立勇在辦公室整理公益捐贈的資料
從輟學青年到“英語神廚”
走進張立勇的辦公室,,辦公桌上讓人覺得有些“凌亂”,,壘著厚厚的幾袋公益捐贈資料,一旁還放著筆記本,、書籍,還有一張半折著的英文報紙,。
“現(xiàn)在英語用得相對少一些,,所以更要保持學習,經(jīng)??纯从⑽臅椭袊請蟆?。曾經(jīng)名聲大噪的清華“英語神廚”張立勇,從贛南老家輟學至今的20多年里,,從未放松和間斷過學習,。
張立勇出身于崇義縣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1992年讀高二時因家境貧窮被迫輟學,前往廣東打工,。1996年,,為了學習提升,他放棄了工廠部門主管的的“高薪”工作,,來到清華大學的食堂“打雜”,。
“最初我的工作就是圍著黑乎乎的煤塊打轉(zhuǎn),把煤塊運到廚房,,在給十幾個灶爐生火,、添煤?!惫ぷ麟m然又臟又累,,但是張立勇一心琢磨把火生好。為了讓廚師揮勺自如,,炒菜時更加“順溜”,,他經(jīng)常跟廚師請教,了解師傅們做菜時的順序,,根據(jù)煎炒煮炸溜燜燉的需要來調(diào)整火候,。因為總能把火燒到“高人一等”,張立勇的工作很快從運煤生火到洗碗,、切菜,,最后做到了廚師。
在工作上認真細致的張立勇,,在學習上更是廢寢忘食,。在清華大學食堂做廚師,他從繁雜的工作和微薄的收入中一點一滴地擠出時間,、資金用于自學英語,。每頓工作餐的時間只有15分鐘,他就“掰成”兩段用,,7分鐘用來吃飯,,8分鐘用來背英語。晚上回到宿舍,,因為室友都要求關(guān)燈睡覺,,為了“換”得點燈夜讀的機會,他承包了宿舍所有的衛(wèi)生清潔工作,。
為了提高口語水平,,張立勇在學生食堂堅持用英語賣饅頭,開創(chuàng)了一個令人稱奇的“英語窗口”,不少學生為了和張立勇“切磋”英語特意排隊來買饅頭,。2001年第一次參加托??荚嚕瑥埩⒂伦罱K取得了630分的高分,,這一分數(shù)超越了許多與他同時參加考試的清華學生,。
2008北京奧運會期間,在鳥巢做志愿服務(wù)工作的張立勇
從勵志名人到公益“達人”
從一個清華大學食堂的普通廚師,,成為了“英語神廚”,,張立勇被看作是少林“掃地僧”式的高人。他的故事在清華大學引起了轟動,,先后有100多家中外媒體對其進行了報道,。2004年10月,共青團中央向張立勇頒發(fā)了“中國青年學習成才獎”,,他被譽為團中央樹立的全國十大杰出學習青年之一,。2006年,他放棄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猶他州大學等名校全額獎學金赴美讀研機會,,接受了北京奧組委的邀請,在奧組委擔任青年志愿者,、參與奧運籌備工作,。
在奧組委工作期間,2008年5月,,張立勇主動請纓前往四川地震災(zāi)區(qū)參與抗震救災(zāi),。“在汶川地震災(zāi)區(qū)志愿服務(wù)的10多天時間,,可是說是我最為寶貴的人生經(jīng)歷,,翻開了我人生新的一頁?!边@是張立勇第一次接觸公益事業(yè),,他從此認識到了“幫助別人”可以作為工作一直干下去,也開始了他的第二次“變身”,。
2008年,,張立勇和志愿者在汶川災(zāi)區(qū)安撫受災(zāi)群眾
北京奧運會結(jié)束后,張立勇婉拒了奧組委為他分配的國企崗位,,謝絕了外企待遇豐厚的工作邀請,,辭掉清華穩(wěn)定的機關(guān)工作,利用自己的獎金和稿酬,,成立了“北京張立勇青年勵志工作室”,,從此把“公益事業(yè)”作為專職工作,,開啟了他更廣闊的公益講學和青年勵志事業(yè)生涯,。
北京大學文學院一位學生,,因為失戀而情緒低迷、自暴自棄,,無法專注學習,。張立勇在公益講座中接觸到這位學生后,主動與他溝通交流,,從精神上鼓勵,,在學習給予幫助,引導他逐漸建立自信,,重新回到學習的“軌道”,。這名學生大學本科畢業(yè)后順利考上了研究生,現(xiàn)在攻讀博士即將畢業(yè),。
2008年以來,,張立勇先后在全國各地開展公益演講700余場,為200多萬青少年做勵志報告,。2012年被他聘為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幫教大使”,,2014年被評選為“北京榜樣人物”。如今,,他作為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捐書助學基金的形象大使,,并擔任副秘書長一職,致力為兒童特別是農(nóng)村留守兒童募集“中華魂多媒體閱讀教室”,。
張立勇在為進城務(wù)工子女作勵志報告
“紅土地”的精神不變
入選2015“北京最美江西人”,,對張立勇來說,猶如一粒沙子投向大海,,并沒有激起多少浪花,,他很快回歸平淡,勤勉工作,。
張立勇說:“我是從贛南農(nóng)村走出來的一位普通農(nóng)民,,這片紅色土地養(yǎng)育了我,客家人身上的勤勞質(zhì)樸教育了我,。有幸獲得榮譽,,我更應(yīng)該像前輩們一樣,保持吃苦,、勤奮,、踏實、上進,,一步一個腳印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張立勇看來,夢想是有溫度的。他是憑著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滴水穿石的學習精神,,耐得住艱辛和寂寞,靠奮斗和堅持“焐熱”了夢想,。
20年離家外出闖蕩,、學習,張立勇完成了兩次“變身”,,但他堅持走在學習和公益的路上從未“變道”,。目前,他正準備在新媒體的應(yīng)用上加強創(chuàng)新,,以更加快捷有效的方式開展募捐工作,,幫助更多的孩子有書讀、讀好書,。
編輯:阮浩冉
關(guān)鍵詞:張立勇 工作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