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要聞 要聞
報告75次提“改革”詮釋“中國決心”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全文共19029字,,其中“改革”二字就出現(xiàn)了75次。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經濟新常態(tài)語境下,改革依然是中國發(fā)展的最大動力,、最大紅利,。中國改革經過30多年,已進入深水區(qū),,剩下的多是難啃的硬骨頭,,然而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必須敢于擔當,,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安簧罨母锊恍?,深化改革力度小了也不行”。19029字的政府工作報告“改革”二字出現(xiàn)75次,,已經凸顯出中國推進改革的決心,。
改革是動力,停不得,;發(fā)展是目的,,慢不得?;厥?015年,,我們在全面深化改革征程中可謂碩果累累。諸如取消和下放311項行政審批事項,,徹底終結了非行政許可審批,,財稅金融等重點改革深入推進,國有企業(yè),、農村,、投融資、生態(tài)文明等領域改革有序推進等等,,就不僅僅解放了社會生產力,,也解放了社會活力,,已經成為了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問題倒逼改革,,改革解決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75次出現(xiàn)“改革”,也詮釋出中央強力推進改革自信,。畢竟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價格改革、推進文化改革發(fā)展,、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一個個符號串起來,,足以見證中央在推進改革方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展現(xiàn)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
改革的唯一價值,是為人民而改革,。畢竟民生是改革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如果改革紅利不能反映在老百姓身上,,發(fā)展成果無法惠及最廣大群眾,,改革就會失去動力,發(fā)展也將失去意義,。諸如協(xié)調推進醫(yī)療,、醫(yī)保、醫(yī)藥聯(lián)動改革,,緊扣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社會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等等,,盡皆把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了改革的方向和落點,是在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在提高民眾獲得感。
改革是人民群眾的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愿望,,更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yè)。從根本上說,,改革的不竭力量就蘊藏在人民群眾之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借助兩會這個平臺,,凝聚深化改革共識,,把蘊藏于人民群眾中的改革力量匯聚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改革洪流,必然能夠啃下改革“硬骨頭”,,為炎黃子孫創(chuàng)造出更加幸福圖景,。
以深化改革為統(tǒng)領,以民生改善為主線,,中國經濟才能更有動力,。75次提改革是一種表態(tài),更是一種激勵,,鞭策著我們要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造,努力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期待75次提“改革”能夠變成改革推進的鼓點,更期待改革“好聲音”能夠變成發(fā)展新成績,。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政府工作報告 改革 李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