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偶像劇盼“三高”
我承認,,我是因為清雅的白子畫和俊朗的黃子歇才去看《女醫(yī)明妃傳》的,。兩大帥哥和詩詩美女顏值發(fā)揮穩(wěn)定,,服飾華美認真地還原了明朝服裝,,精致到有人認為是抄襲了韓劇,,不可謂不用心,。
然而,,面對如此美色,,我卻時時有慘不忍睹的悲切:他們的智商加情商實在是太低了——小侍從問郕王“您真的要做那大逆不道之事(指篡位),?”下屬問太監(jiān)王振:“皇上的生母真是太后娘娘殺的,?”如此的宮廷最高機密連小侍從都知道,能成事嗎,?這種事是下屬敢隨便打聽的嗎,?然而,無論是郕王還是王振居然都如實相告,、絕對坦誠,。皇帝在臣子面前提及太后直言“那個賤人”,;從太后到國公爺?shù)那Ы?,動不動就嚷著要把人“做”了——做也便罷了,尚未下定決心便再三再四地嚷出來,,真的有必要嗎,?以這樣的智商情商,在宮里能活幾日,?真是可惜了滿目的美顏與華服,。
我相信,在現(xiàn)實中,,每一個人的惡都是被脅迫的,,是與現(xiàn)實與欲望不斷撕扯的結果。然而許多影視作品里,,惡卻是淺表的,、浮夸的,是編劇編出來,、演員裝出來的,,真的沒有一點說服力。這樣低幼的電影電視俯拾皆是,,《女醫(yī)明妃傳》的智商絕不是最低的,,至少也是個中等水平。
這幾年,,電視劇的“好看”指數(shù)直線上升,,《甄嬛傳》《瑯琊榜》的成功,為一眾從業(yè)人員指明了方向,,小鮮肉,、老干部一個比一個顏值高,服(裝)化(妝)美(術)一個比一個用心。
然而,,《甄嬛傳》之所以奉為佳作,,許多人反復刷看,畫面華美養(yǎng)眼是其表,,對人性深刻的洞悉和描摹才是其核,。你且看,宮里不同等級,、不同身份之人的言談舉止,、氣度教養(yǎng)都對位準確,哪位娘娘表面上不是優(yōu)雅賢惠,,知書達理,、溫婉動人?各種較量博弈,,哪一件不是表面波瀾不驚,,暗底電閃雷鳴?哪一樁沒點審時度勢,、運籌帷幄的真本事能做成,?同樣包裝精美的《羋月傳》為何遭遇差評如潮?“傻白甜”的人物設置缺乏的不僅是智慧,,還有與之相應的可信度和合理性,。
愛美乃人之天性,影視作品追求顏值,,追求服化美的高精尖不是壞事,,對于提高全民的審美情趣助力頗多。然賞心悅目,,悅目之余還須賞心方能長久,。
觀劇如交友,美色固然是吸引關注的不二法寶,,但若想從萍水相逢發(fā)展成為知己(或紅顏知己),,總要有志趣相投、為人傾慕之處,。
觀劇亦如打球下棋,,雙方旗鼓相當,才有興致,;對手技高一籌,,自己時有進步,才愿追隨,。如果對手空有一張俏臉,,卻走不上一個回合,,長此以往樂趣何在呢?
劇中千變萬化,,無一映射著現(xiàn)實中的困境與焦慮,,編劇必須比多數(shù)觀眾更智慧,更高明,。如果自身才識有限,,或一味看低觀眾,通過把劇中人物簡單化,、低幼化來解決問題,真是自絕于觀眾,。
高顏值當與高智商,、高情商相得益彰,才能打造出有口皆碑的好劇,。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在電視劇上同樣有效。這一大波的古代偶像劇,,秀外已經很穩(wěn)定了,,慧中之路卻還很漫長。我理解漂亮演員易找,,好劇本難求,。也正因此,投資方,、制作方須把請男神,、制服裝的注意力和銀兩多勻些給好劇本,才是正道,。(趙 婷)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偶像劇盼“三高” 高顏值當 高智商 高情商